上课铃响了,老是端着瓶瓶罐罐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老师做什么呀?”有的说:“可能是做实验吧。”老师究竟要做什么呢?大家既兴奋又好奇,目光都聚集在讲台上。只见讲台上放着一盆水、一个空盆子、一根玻璃棒、一瓶酒精和一盒火柴,老师笑眯眯地说:“同学们,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做一次实验,实验的名字叫‘烧不坏的手帕。’请大家看看这些实验材料,还差什么呢?”同学们立即回答:“手帕。”说完就纷纷把自己的手帕拿出来了。老师选了一块米老鼠手帕,高兴地对大家说:“现在我们就开始做实验吧!”
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老师拿起手帕,风趣地说:…“我先给这个米老鼠洗个澡。”说完就把手帕在水盆里浸湿了,拧干,再洒点儿酒精,然后把手帕挂在玻璃棒上。老师请来一位同学协助她点火。“哧”一声,火柴划着了,可依靠近手帕,火就灭了。同学们说风太大了,老师把风扇关掉,那位同学第二次点着了火柴,可火柴一靠近手帕,火又熄灭了。同学们说可能手帕太湿了,老师立刻把手帕又拧一拧并洒了些酒精,可手帕还是没有点着。
这下同学们可急坏了,原来安静的教室开始热闹起来。老师不慌不忙地闻了一下酒精,原来问题就出在酒精上——浓度太低了。老师马上换了一瓶酒精,又做起实验来。“呼!”手怕燃烧起来了。望着手帕上升起的一团蓝色火苗,同学们的眼都不眨一下。“米老鼠”会被烧焦吗?
过了不久,火苗渐渐熄灭了,同学们个个伸长脖子,张望着:嗬,手帕还是完好无损!这下教室里炸开了锅:为什么会这样呢,手帕明明是烧着的呀?
老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微笑着说:“这个实验的原理其实不复杂,因为酒精的密度比水小,手帕事先被水打湿了,酒精燃烧完了,我也就熄灭了。”同学们一听,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秘密。这次实验真有趣。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有条理性,取材真实,文笔流畅。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