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夹馍”和“馍夹肉”

三年级 叙事 761字
2023-06-28 20:27:31

童年像一条船,装满了糖果,装满了欢笑,也装满了快乐。童年生活中发生的一件趣事,常常把我带入美好的回忆里。

记得那是我在六七岁的时候,姥姥教我做“肉夹馍”,姥姥准备了一大盆肉和一大个面团。她对我说:“首先把面做成馍,再把肉加到馍里去。”

“把肉加到馍里?不应该是把馍加到肉里吗?”我心里一边想,一边小声嘟囔着。姥姥先把大面团分成小面团。我在旁边仔细观察着,学着姥姥的样子,用手把一个个小面团按扁,尽量弄得圆一点,然后放进平底锅。姥姥怕我烫着,不让我烙饼了。于是,我就开始准备制作我的“肉夹馍”。我先把肉铺到面板上,在上面压一个热乎乎的饼,饼上再铺一层肉,做的有模有样。“哈哈,看我做的肉夹馍,比姥姥速度还快,真是又快又好!”我心里得意洋洋地想着。

我兴奋地说:“姥姥快看,我的肉夹馍做好了!”姥姥大吃一惊:“你这做的是什么?我不是告诉你要把肉加进馍里吗?你怎么给我来了个大翻个儿,把馍加进肉里去了!”我疑惑地说:“你不是说做肉夹馍吗?怎么变成了馍夹肉?”姥姥既无奈,又觉得好笑,对我说:“傻孩子是要把肉加进馍里的,你这样是做不成的。”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后,姥姥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听后也哈哈大笑。

妈妈告诉我:“肉夹馍其实是陕西的一种特色美食,按照字面理解,好像应该是用肉夹着馍,但其实是用膜夹着肉吃。我们第一次听到‘肉夹馍’的时候,都认为这是病句,但其实它可能与古代汉语有关。肉夹馍,其实就是‘肉夹于馍’。‘肉’字放在前面起到强调的作用,好像有很多很多肉一样,让人一想就垂涎三尺了。”

到了现在,妈妈还常把这件事挂在嘴边,每当我看到、吃到肉夹馍的时候,也会想起这件傻事,为我儿时的单纯和无知感到好笑。但这个“肉夹馍事件”,不仅让我学到了一门厨艺,才学到了文化知识,同时也明白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