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匠心·苏绣遗韵

三年级 叙事 951字
2023-06-18 14:03:01

梧桐枝桠疯长,我叹时光川流不息,点滴记得初见刺绣时,我与它有一眼万年的情感。他人口中的刺绣总是精妙绝伦,可是真正动手体验时,却别有一番滋味。

江南雨纷纷,我与母亲来到古色古韵的苏州,站在那繁华拥挤的街道,素朴的颜色一瞬间闪入我的眼睛。我直奔卖刺绣品的摊位,看着那精妙绝伦的工艺品,细腻的技法让人感慨。我不懂什么叫真正意义上的刺绣,只觉得它像荷花池里的一朵亭亭玉立,随风摇曳生姿,具有一种清雅的美。

雨停了。由于对刺绣的好奇,我们去到了体验刺绣的地方。在那里,呈现在我眼前的是成团的绣花线,靓丽的颜色在一张长桌上排开,旁边坐着几位绣娘。我驻足在绣娘的身旁,看见她们用绣花针在面布上穿梭来回,丝丝缕缕的线犹如银钩,每一针每一线都勾住我的心弦,绣花针拨动着这心弦。我看着绣娘绣的山水,就仿佛身临其境,眼前的山一重又一重,潭水一圈又一圈漾开。老板娘让我坐下并递给我绣花线与针,教了我绣艺中最简单的平针绣,一针一线都落在了它应有的位置,在那个位置它有着独特之处与作用。我粗糙地绣了一条线段,惊奇的说:“就这么简单,我一下就会了?”老板娘笑笑:“当然不是。苏绣的特点是精、细、雅、洁。绣技为平、齐、细、密、和。想要绣到精细美妙的程度还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我对比着我绣的与老板娘说的,显然是差一大截的。后来,老板娘又教我绣了两三朵花让我带回家。我从未觉得绣花针在我手上竟如此雀跃。身为初学者的我,入门当然是坎坷困难的,因为这不仅练的是手法绣技,也是耐心,更是坚持的精神,动手才能深刻明白其中的道理。

江南似乎总是多雨的,缠缠绵绵的雨就像刺绣传承人对刺绣那种缠缠绵绵的热爱与坚持。我记得老板娘说那些绣娘已经绣了十几年了,手指头都被扎数不清的针眼,为的就是将传统手艺传承下去也害怕没有人传承下去抑或是对刺绣发自肺腑的热爱。学习刺绣需要考虑甚多的东西,例如面料的做工,绣花线的软糙以及品牌的设计等等。她们这种传承传统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我懂了什么叫真正意义上的刺绣。

离开了苏州,我常常会回忆江南缠绵的雨,也时常将我绣的花朵拿出来看。光艳美丽的图案背后是双手的付出。自那以后,当有人夸起刺绣的巧妙精美我都会说只有动手体验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精妙。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为何不试着捏住绣花针?为何不试着握住传统文化,动手感悟传统的美?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流畅。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中分享的经历一波三折,趣味盎然。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