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三年级 叙事 875字
2023-06-17 22:29:00

白毫轻沾浓墨,转身在宣纸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焦黑的墨色未干,水迹逐渐晕染宛如一朵小巧的梅花。

夕阳留下最后一缕余晖,转身躲入地平线。只留下晚风徐徐地拂动窗帘,不知疲倦的把落叶送上天空,与月色相衬着。月光慌慌张张地闯入书房,温柔的洒在宣纸上。也洒在我们懵懂的脸上。

老师从容不迫的收了笔,望着嘈杂的教室。望着一群热爱国画的幼童。

"想要把画画好,那就要勤奋。"老师笑了笑,泛着蓝光的眼镜后面装满了对我们的期待。拾起笔山上的毛笔转身书写自己的水墨仙境。他已沉浸于自己的梦境中。

国画起源于汉代,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于绢或纸上。技法主要分为工笔与写意。

幼时的我却丝毫不理解其中的情趣,只知道老师的毛笔似有仙人居住,每一笔都那么恰到好处,多了则嫌累赘,少了则显空虚。老师的毛笔所到之处,万物皆有灵。明明是跟着老师画的啊,老师画的是"巧夺天工",而我则是"粗枝大叶"。我看着作品上的一个小山峦与自己乌漆抹黑的双手,哭笑不得。远远的看见老师执笔走来,我心慌意乱,把手一遮,祈求老师看不见我。可为时已晚,他款款走来,眼镜片后面有着不可侵犯的威严。他轻轻捏住我的手,在原有的山峦上勾勒出苍劲的线条,那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并这样教导我:

“要大胆的去画,不要小心翼翼的。”

这句话与窗外的蝉鸣应和着如清风般吹入我的耳朵,拨动我的心弦。我早已沉迷于老师笔下的世界:峰峦叠嶂,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画廊。浩荡的江面映着重重叠叠的山峦,夹岸青山对峙,实在美哉。

“你看,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添一些草木”老师双眼含笑的对我道。说罢,大笔一挥便添上了三株青竹。“竹子生长于山林肆意的环境中,生命十分茁壮。它不张扬,不浮夸,只是不断的向上生长、延伸。”老师说到这里戛然而止,颇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我忽然明白了,这竹子也不就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吗?它们不如西方的文化出名,也没有统治者的重点培养,但可以流传至今。那是因为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骨气,与历历代代中国人的传承。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少年,也不应该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吗?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语言生动,有自己的思考,情感细腻。这篇描写传统文化的作文生动形象,语言优美,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国画的热爱和敬重。通过对画画的描写,作者展现了其深刻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整篇文章结构紧凑,内容丰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