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的细雨中,我来到了桂林漓江边。此时,我看到了一位漓江上的老渔夫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手持鱼篓,丝丝细雨淋湿了他的蓑笠,但他却毫不在意,依然在一叶扁舟上坚持打渔。他的一叶扁舟在漓江上穿梭,船头划开水花,溅起点点水花,泛起涟漪,像是一首动人的诗篇。在他的身旁,一对鸳鸯在水中嬉戏,仿佛在欣赏他的渔艺。
这位老渔夫是桂林的本地人,长年在漓江边打渔,那双手已经磨破了无数个渔网,那脚底下也踏遍了漓江的每一块石头。他的蓑笠,曾经因为风吹雨打而变得破破烂烂,但是他总是把它捡回来,重新系在头上,因为这是他的“好朋友”,几十年来一直陪伴着他。
看!老渔夫憨厚的面孔间,微微透着凉雨的静谧,似有清泉缓缓涌出,氤氲在他身边,悄然升腾。那沁人心脾的清香,犹如雨后清晨的花香,流连在我心头。
细雨打湿了船舱上的渔网,这条驳杂的渔网像夜空编织的一道道细线,深邃而富有神韵。看着他那熟练的动作,这颗小渔篓就像他的果实篮子,整个漓江,就生生为他的渔场依次铺开。他捕到的各种各样的鱼儿,鲤鱼、鲫鱼、草鱼等,他的手让它们都着陆了,多么妙不可言!“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老渔夫轻轻拍了拍渔篓,微笑着说:“今天的收获不错,明天还要再来。”他的语气中,仿佛蕴含着神秘的力量,那股自信和坚持,不言退缩。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具体,文笔优美。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