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胸舞,是闽南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源远流长,充满了人文情感。这深奥的艺术包含着民间的百态,而其中充满热情欢快的“拍胸舞”,更是将我深深地吸引着。当闻到一阵阵欢声笑语和掌声雷动时,你就能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这舞蹈的动作十分滑稽,以蹲裆步为主,纤纤十指依次拍击胸口、肚子、大腿和掌心,配合着怡然自得的颠头,随着音乐和情境的变化不断变幻。让人仿佛置身在这瑰丽绝伦而又不失优美舞姿的世界中。
拍胸舞的舞者头上都戴着长长的草箍,这一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将一条红布条与稻草混合编织成一条长长的草绳,将其围成一个草圈,箍头仿佛蛇头的形状,将红布条就像蛇舌一样探出箍头顶端。在古代闽越族文化中,蛇是神圣的动物,而现代的拍胸舞者则将它高高地盘绕在头上,以传承这一文化符号,表达对先人的敬意,更是人文情感中的一抹亮丽色彩。
拍胸舞不仅是一种舞蹈,更是一部历史,一种数千年的文化传承。秦汉时期,闽越族人被流放到江淮之间,之后遭遇了国破家亡的悲惨命运。而不少中原汉人自秦汉至晋唐后进入闽越故地,并成为闽越地的主人,使得原本数量不多的闽越族人又一次被迫逃往深山海角,甚至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姓易族。在这种情况下,少部分居于城市的原始越族人,生活无着落,只得依靠族传的拍胸舞赚取生计。因此,拍胸舞曾经被称为“乞丐舞”。
闽南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而古老的“拍胸舞”则是其中最珍贵的明珠。它蕴含了民间生活的酸甜苦辣,是一幅最朴实而又意义非凡的艺术画卷。犹如人性万象般,包罗着忧欢喜悲的情感。《拍胸舞》凭借它的绚丽色彩和独特风格,成为了万众瞩目的舞蹈之一,也让世人折服于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
拍胸舞,当它的踏音响起,歌声荡漾时,肆意挥洒的舞姿既会代表着闽南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触动舞者最深处的情感。因为它独特的魅力,我深深地钟爱着“拍胸舞”,也更直观感受到了闽南文化的千姿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