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油伞

三年级 叙事 806字
2023-06-09 12:20:26

江南,烟雨,纸油伞,作坊,老人。

假期中与家人共游江南,正是“千里莺啼绿映红”之时,楼台烟雨中,翠意流碧空。我漫步于人流熙攘的街道上,感受着自然的轻抚。

“哎呦!”一辆电车从我身旁飞过,我的伞瞬时便在挂扯的力中折断了,耷下来。虽然是清亮的丝丝新雨,但失去了伞的庇护,我很快便被浸湿了双肩,我急忙寻着一间伞铺——但让人大跌眼镜的却是在充斥着网红气息的杂乱街道上,竟然难觅一个江南水乡应有的伞铺!

急匆匆跑着,余光扫到一间小小深深的作坊窝藏于青瓦白砖中。“油伞坊”三字刻画在木匾上,虽不起眼,但那浓淳的厚重感立刻摄住了我双目。好奇地走进,竹看墨味,“碌碌”雕琢,老师傅戴着眼镜,细细地稳稳地塑造着一把伞。我欲张口想买伞,却不忍打断那如流水行云的手法,最后怯生生地试探一句:“师傅,您这是……怎么造伞的?”

老师傅扶了下眼镜,看着我好奇的目光,又低下头,不疾不徐的制作,不疾不徐地回答。“这道道工序有些年头了。我从父亲那里学来,简单说,有拣竹,削竹,黏纸,

作画,上油……”我在那如古老歌谣的介绍中走进了时光,多少个日月春秋在石坊门口流过,精挑些碧竹,拾起挫刀,在岁月中刻下伞骨的凹槽,不图快而粗,细细挑选,组装铆骨,老手在竹片间飞舞;在轻轻的黏上纸张,染上墨色,鱼跃,或是荷绽,也可街坊雾雨,都把这江南,这夏天,洇润的雨画在了伞面,最后浸以香油,不去忆想耗时,因为每一把伞都要一身的耕耘。

我的眼被幕布蒙蔽,在其上游完数十年光阴,听得老师傅最后一句话:“这年头,埋头深耕的人不多了,都被年代带走了。”

是啊!是啊!空回响,思付良久,这是最好的时代,是最坏的时代,充满了快节拍的时代早已冲淡了埋头深耕的优雅与厚重,但亘古不变的,是深耕的历史力量,那将永远令这种深耕走得长久恒远。

就像数里只有这一家伞铺,屋檐外,碧雨展现了嫩叶的清凉袭人,屋檐里,墙上纸伞诉说着这一切能生存的奥秘。

我买下一把伞,仿佛买下了时光,买到了脱离城市的神器,隐入烟雨。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取材真实,文笔流畅。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文章语言优美,情感饱满,感染力十足。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