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鲸落,万物生,今未逝,情永存–题记
我出生在一个小渔村,那里咸咸的海风与淡淡的潮汐吹拂着我的时光碎片,散落在海天相接之处,绽放出少年的成长印记,也夹杂着一丝鲸鱼的长鸣
我从小便是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城市里的孩子内心的记忆多是动画片,亦或是汉堡薯条。我的记忆却充满柔软美味的多吉鱼,清晨赶海捡贝壳,被搁浅的海草吓到等。但永远存留在记忆最柔软的部分的,却是鲸鱼。
爷爷没读过书,也没见过真的鲸鱼。也许不应该这么说,爸爸曾经带着我们去海底世界见过,我们都说那是鲸鱼。但爷爷只是摇了摇头,呆呆地望着那禁锢玻璃罩子里麻木悲伤的庞然大物,嘴里小声嘟囔着不是鲸鱼。但是爷爷最爱的就是给我讲鲸鱼,他说,鲸鱼是海上的霸主,但是它不烧杀抢掠,它只以小浮游生物为食。鲸鱼的死亡和猪,狗那些都不一样,叫做鲸落,它可以养育海里的万千生物
死就死了呗,为什么还取个这么唯美的名字,鲸落,我摆弄着手上的海耳草,懵懂地问
爷爷淡淡地瞥了我一眼,吸一口老水烟,因为一鲸落,万物生,它的死亡不是生命的陨落,而是生命的永存。
时间就这样走着,在一盘盘白灼虾里,在一兜兜海盐里,在一缕缕海风里,在一个个鲸鱼的传说里,我度过童年,省过幼稚,花裤衩变成蓝裙子。夕阳下的影子慢慢变长,直到延伸到另一边,我要回城市了。
那天与爷爷分离的时候,海风很大很狠,就像是鲸鱼的喘息,一起一伏,一屏一栖。我隔着模模糊糊的水雾看着爷爷,爷爷身穿天蓝色的夹袄,脚踩深蓝色的布鞋,多像一只鲸鱼啊。一丝雨滚在脸上,咸丝丝的,原来是泪水。我是为鲸鱼流泪了吗。耳畔的一丝哀鸣,是船发动的声音,还是,鲸鱼。
城市里的日子很快很快,我不得不投身于繁重的课业学习中,我没有时间留给那亲爱的鲸鱼,瑰丽的鲸落,还有那一个个关于鲸鱼的传奇。望着望着城市的夕阳,偶尔也会想起在小渔村里爷爷总是拿出过期的鱼干亦或是礼饼,后来我才发现过期的不是鱼干也不是礼饼,是长时间的思念,以及不归家的无奈,我终究是辜负了那只鲸鱼。
鲸落在那个夏天
原先,爷爷抱着幼年的我不知几斤几两。如今我捧着爷爷的骨灰盒,也不知几斤几两
送葬的队伍很慢很慢,夹杂着细雨微风,踏着山涧的泥泞。礼仪队的哄锵鼓声,亲人的涕泪横流,而我的心里则一直重复着,我失去我的那只鲸鱼了,我失去我的那只鲸鱼了,一鲸落,万物悲,情永逝,未曾回。
我突然想起,爷爷真的是非常像鲸鱼。奶奶早早就离开了这美丽的人世,爷爷一个粗糙的老汉子把家里的三个孩子拉扯成人,并且送他们去大学,生活的艰辛在他的手背上留下了痕迹,在他的身体上也留下了痕迹,但唯独没有在他的心灵上留下半丝痕迹。他依旧是默默无言的劳作,默默无言的奉献,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默默的过着日子,守着自己那余生不多的年华,默默的为孙女讲述着鲸鱼。就像是一只鲸鱼,知道自己余下的年华不多了,便找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默默等待的鲸落。没有害怕,也没有悲伤,只有处事的淡然和活过得满足,因为它和爷爷一样,爷爷和它一样,他们知道他们曾享受过海边最湛蓝的天空,最美丽的日落,最和煦的海风以及最浓最深的情感。他们只愿自己死后能给予这个世界,这个人间最后一丝的温暖与温情。一鲸落,万物生,未曾逝,思永存。
当我颤抖着手将爷爷的骨灰盒放在灵堂时,海边狂风依然在呼啸,在一丝又一丝的风中我听见了那熟悉的长鸣,悲怆而嘹亮,淡然又神圣,撕破了暗黑的天空,东方渐渐透出一丝鱼肚白,那么宏伟,那么壮观,照耀着海面,照耀着鲸落,也照耀着一个又一个的生命轮回,一次又一次的生死交换。
周围的人们纷纷窃窃私语,那是鲸鱼吧,那是鲸落吧,这老头子生前就喜欢鲸鱼,连鲸鱼都给他送葬了,万物皆有灵啊。只有我知道这是鲸鱼,更是爷爷,他们用最后一声长鸣来告诉我们最朴素的道理:一鲸落,万物生,今未逝,情永存。
如今我写着这文章,回想着爷爷,泪水涌上了眼眶。耳边隐隐约约的又传来了一声鲸鱼的长鸣,爷爷就是那只鲸鱼,爷爷参与了那场鲸落。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不仅丰富,而且细致。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