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把春的艺术给了西湖,把夏的艺术给了瑞士,把秋和冬全给了济南。”我与济南,命中注定是连在一起。你的名字,怦然心动;你的模样,迷人芬芳。
济南最负盛名的,必然是夏雨荷和大明湖。当年,连皇上也为之沉醉。湖中尽是荷,泛舟荡漾,荷叶随风摇曳,清新弥漫全身;湖边尽是柳,午后漫步,柳枝独自起舞,轻柔拂过肩头。我彳亍着,仿佛自己穿上了那身龙袍,在大明湖的美中沦陷。我不需要浩荡的队伍用冗杂的礼节来护送,我只想一个人,静静地感受着湖畔的风,甜甜的风。
转过几个角,我们来到了舒庆春的故居——他和济南,是互相成就的。古朴的四合院是他喜爱的清静,门口是树影斑驳,雅致地诉说着岁月的忧伤和迷人。置身于石板路上,我仿佛看见了老舍先生最爱的花,让这个笔下生花的老人在闲暇时刻有一份清静安详;我看见他在雪中独自向小山眺望,描绘出济南的冬天;我感受到他穿越时间和空间,把镜头对准了那个奔波的祥子;我望见了他与猫嬉戏的点滴。每一块石,每一处景,每一堵墙,都能看见那位款款的、深情的、渊博的学者描绘出他对世间的思考和感悟。那种典雅的文化之风,使我的呼吸仿佛也有了墨香和余热。
为大师的气质所折服后,来到了曲水亭街——这个集中老济南所有文化特色的小巷。油旋的香味还是那样的沁人心脾,你的相机和味蕾早已无息被它叩开。泉水豆腐清香可口,你可以感受到泉水的澄澈,正如这些商人们,“贩”这个词想必是会贬低他们。在几条车水马龙的马路环绕之中,他们依旧是那样简单纯粹。夕阳的余晖,将小车拖出长长的影子。在这幅画里,人们慢下来,带着济南人特有的享受与悠闲。抛去尔虞我诈,丢下势利媚俗,只是单纯地体味生活。这不正是济南吗?这不正是魂牵梦萦的济南文化吗?他们淡雅纯粹,用心去生活,享受着点点滴滴。在当下快节奏的发展中,我倒愿意学学济南人的慢。虽有些格格不入,却慢出了一种境界,慢出了一种韵味,慢出了一种独树一帜的文化。
也许,文化不一定要镌刻在宝典中。也许,文化真的就在那一碗油旋和那一块石板中。
盛夏,你,我,和旖旎的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