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和别的女孩子不太一样。当别人正忙着追星追漫时,我却沉浸在自己的武侠世界里。在多数人的观念里,我们正值读书的年纪,不应该去看这些“闲书”“闲剧”,但我却在老妈的熏陶下愈发热爱武侠,简直到了“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地步。为此,老妈在家长会上还曾受到过老师的调侃:“居然有孩子这个时候还在看武侠小说!”面对身边亲友的不理解,我没有据理力争,而是付之一笑,仍我行我素。
在我看来,“武侠梦”并不只是一场梦。相信几乎在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都会有这么几段画面:看完《西游记》,拿着棍棒学孙悟空;上学时,把几支笔夹在手指缝里,施展“鹰爪功”;看完新闻报道后感触颇深,幻想着自己要是能跳进视频里为民除害该有多好……都说童年是人生中最纯真的时光,而这些童年记忆恰恰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印象,武侠小说能够经久不衰也正是因为它保留了这些最纯真的认知。
每每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正义,我们总会转而向武侠“求助”,因为武侠小说中有全新的世界和神话。在这个世界里,坏人终将自食其果,而这能让我们暂时脱离现实,畅游江湖,去感受江湖中人的爱恨情仇以及他们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给我们带来的快感。正如《天龙八部》中,乔峰为证清白,在聚贤庄喝断义酒,展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正气;正如《小李飞刀》中李寻欢受理“驸马失踪案”,即使面对重重阻碍,凭着心中那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胸怀,也要拼死抵抗,保大明王朝周全……
可能有人会觉得:武侠小说中,不管是情节还是武功,虚构都占了很大一部分,像这种脱离现实的东西,为什么还是有人会愿意去读它?诚然,“无虚构,不武侠”,从现代科学来看,不管是乔峰的降龙十八掌还是段誉的凌波微步,抑或百损道人的玄冥神掌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在小说中,这些武功为生民除害,弘扬社会正义,不正是当今社会的折射吗?
因为读过武侠,房琪能在张含韵受到大众质疑时,说出“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为处在低谷的张含韵带去光明,去呵护她重新拿起话筒唱歌的勇气;因为心中有一份正义,在武汉疫情爆发时,肖雅星将自己的四家快捷酒店全部无偿开放,并鼓动起整个武汉的酒店行业加入战斗,这不正是江湖义气的体现吗?虽然他们没有武功,也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江湖豪杰之士”,但他们之中,一位用言语的“武功”为人抵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一位用行动的“武功”救人于水火。当我们看到这些报道时,会发现武侠小说中的“义气”和我们童年时向往的“江湖”,其实离我们都不算遥远。
武侠小说在我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百年来,它生根发芽,成为我们的“武侠梦”。回望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各个时代,永远都会有人站出来,永远都会有人为正义发声。同时,“武侠梦”也绝不仅仅是一场梦,总有这么一群拥有它的人能用各种不同的“武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