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榆树

三年级 叙事 655字
2023-05-13 21:01:23

“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窗外,阵阵书声萦绕。听着朗朗书声,我又忆起了家乡的那颗老榆树,以及奶奶的榆钱饼。

彼时正是阳春三月,麦苗正鲜的时节,一阵阵春风裹挟着麦香,直往人鼻子里钻。家门囗的老榆树再度焕发出了生机,一串串青翠的榆钱挂在枝间,令人垂涎三尺。

清晨,我与奶奶早早便起了来,迫不及待地钻出房门。榆钱经过一夜春雨的洗礼,愈发诱人。奶奶熟练的在榆钱树下铺开一张环形的布正好将榆钱树围拢。这样落下的榆钱就会被布条接住。我也三下五除二窜上树手抓一把钩杆将一串串榆钱摘下。

摘好了榆钱,就要看奶奶施展拿手好戏了,只见她将榆钱放入竹筒中洗净进而倒在竹屉上沥干。等到水干了,奶奶将它们均匀的铺在竹篦子上,将事先和好的白面和玉米面倒在上面,喜欢吃糖的还可以在上面撒上白糖。将竹篦放入蒸锅中等待20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奶奶做的榆钱饼——“哺了"是我童年时百吃不厌的一道美食。淡淡的榆钱清香中弥漫着玉米的香味,以及阵阵竹子特有的香气,咬上一囗榆钱的脆生,玉米的软糯以及白面的筋道。让人闻一下口舌生津,咬上一囗回味无穷。这就是老榆树的味道。

以后,我尝过各种各样的美食,吃过无数山珍海味,但是却再也体会不出当年吃榆钱饼时的滋味了。那种味道仿佛只能是永恒的记忆。

如今,门口的老榆树已只剩下一个树桩,每天总有几个老人在上面打牌,我深知自己已再无缘那榆钱饼了。城市中的生活逐渐磨去了我关于乡下,关于童年的记忆。然而每当看到榆树,我却又莫名的忆起小院门口的老榆树,以及奶奶的榆钱饼。也许,对榆树的记忆,就是我对故乡的一份永远不变的情思。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