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叙事 692字
2023-05-06 11:43:31

奶奶,我又想吃您一手熬出来的腊八粥了。

粥,我是常喝的,虽然妈妈很忙,但也会做,还有就是清晨的那一杯“八宝粥”了,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这粥不是用来吃,是喝的。

妈妈做的粥是不甜而又不香的,就相当差一步就熟了的柿子一样,喝着总不是味儿;早餐店铺里的,多数像熟过头的柿子,刚开始喝的时候甜的腻心,但喝了不到一半,那糖好像全被吃完了似的,变得如白水般无味,有时候喝起来甚至还有点微糊的苦味……

小时候在老家上学住校的那段时间,两个星期只能回去两天半,初回去的那半天是我最开心的。

记得那时候,总是在校车上就想着那份香甜,想着分几口吃完才能吃的又满足又能多吃几口。

回到村子,奔回家中,不管有没有人在家,掀起锅盖总是能看到一碗粥。不用想,必定是温热的;不必想,必定足够两个小时的;不许想,必定是放了两大把白糖的。

端起来,香甜夹杂着花生、绿豆、桂圆类的香甜扑鼻而来,传入口中,就仿佛不是粥,而是饭,不是配食,而是主食,饭菜才是配食。

虽然我没有见过,但我肯定那碗粥一定是掐准一切做出来的——平时总是“嫌麻烦”的您,也为我剥了一颗颗桂圆;平时你和爷爷从不舍得吃的糖,那一碗里定不下于两把;在我回来时,粥总是温热的,必定是是算准了火候才开始倾注爱意。

奶奶,别对自己太节俭了,也别对我们太奢侈了,腊八粥在腊八以外的日子,并不是小孩子的专配。奶奶,您以后要陪我一起吃粥,真的,那粥是甜而又不腻的,您的爱怎么会腻?桂圆是不难剥的,您吃了不会上火的,那粥,不是吃了就高血压的,不是……老一辈人从不爱吃的……

奶奶,您有空为自己做一碗粥吧!记得也放两大把糖,也甜一甜您那日复一日劳作的日子……

奶奶,我想您一手做出来的粥了,亦或是,我想您了……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具体,文笔优美,情感真切。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