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妈妈带我游览素有“百里画廊”之称的渭河河堤路。我们一边享受冬日下午温暖的阳光,一边欣赏蔚蓝的天空和寥廓的河域,这一张引人入胜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生在“河北”,我常常听长辈们说渭河的故事。以渭水为界,住在南北两岸的人风俗也多有不同,但都对美充满向往和敬畏。每个朝霞与日暮,城市的音符跳动着,生活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如今,我的家乡多了高铁站、三国小镇、河边公园这些交通枢纽和人文景点,更让人流连忘返。
作为地地道道的蔡家坡人,南眺秦岭、北望北塬,在山水相互寒暄的周城长大,我喜欢徘徊在这样的周末阳光里,和妈妈一起沿着蜿蜒的渭河岸边寻找绿色,静看草木。
比起作业时光,享受午后是奢侈的。其实,这样一个午后,与平时似乎别无二致,阳光明媚,微风习习,妈妈带我散步至河堤一处公园。我环顾四周,这里游人并不多,绝大多数是大人带着小朋友,他们或嬉戏、或追逐、或席地而坐吃零食聊天,可让人气愤的是,好几个大人小孩随手把吃完的零食袋子乱扔一地。对比讽刺的是,旁边的垃圾桶干干净净地站在一旁,我甚至替垃圾桶感到尴尬。
正当我心生闷气的时候,一个身穿橙黄色上衣、戴着一顶橙色帽子的阿姨出现了,她手里拿着笤帚和簸箕,认认真真清扫着、拣拾着,眼里满是光芒。不一会儿,靓丽跳跃在整座公园。
在这个城市、我的家乡,我碰见过很多次这样的场景,很欣慰、但也很惭愧,环卫工像一个个城市的“美容师”穿梭在街巷、景区、车站,每一个角落都见证着他们的辛勤汗水。我常常在想,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保持城市的干净美丽很难吗?难道非要环卫工人不辞辛苦,让他们为城市“美容”,而不是我们为乱丢垃圾、不讲卫生的不文明行为埋单。
回到校园,时常看到老师、同学们打扫卫生时,发现类似零食袋子之类的垃圾,我便会不由自主联想起公园散步的场景,于是就提醒自己,上前捡拾,从我做起,当一个小小环卫工,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共同维护校园的整洁、城市的干净,让生活的家乡美丽嫣然,环境逸美。
学校需要小小清洁工,城市需要环卫工,而不论是学校还是城市“美容”,不单单只是环卫工人的职责,只有我们人人行动起来,拂去我们心灵的灰尘,随时随地争当保护环境的使者,那我们的城市才能干净美丽,才能永远年轻,祖国的河山才能美美与共。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情感真切。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