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春日,有恰好的阳光斜下,点缀粉墙黛瓦的典雅;偌大的庭院,有绯红的海棠绽放,点缀斑驳苔阶的古老。而这般和煦的春日,海棠殷艳,皆恰到好处地拨动着我的心弦,提醒我莫辜负那一树海棠。
幼时,与奶奶住在江南的旧宅。逢春日,便总盼着奶奶的海棠糕。洗干净的海棠花瓣,拌好的甜酒酿面糊,再敲上一个明净的鸡蛋,撒些红丝绿丝,在炉上烘半晌,满院清香。坐在海棠树下,咬一小口烫极了的海棠糕,就着几缕透过树梢的阳光。甜味恰好,阳光恰好,满嘴的海棠芬芳,入口即化的清甜糯香,撩动我幼时的心弦。
长大些,奶奶便搂着我坐在海棠树下,讲她与爷爷,与海棠的故事。半世的浮沉,更会与我细细探究苏轼“只恐夜深花睡去”的缘故。暖风拂过奶奶的脸庞,有花落下,轻轻,我将花别在奶奶耳旁。风,携裹着奶奶的笑,海棠树下,人事悲离,种种情丝,浅浅缠绕,心弦为之轻吟。
初中时,我离开了旧宅子,离开了奶奶,上了寄宿学校。时常回想海棠糕的味道,“只恐夜深花睡去"的缘由,于是成绩起起伏伏,不大理想。
春分过后,偷得浮生半日闲,回旧宅看望奶奶。奶奶披着绣了海棠花的绸巾,听闻我的现状,深思不语。此时的我却只想着海棠树和香甜的海棠糕,海棠树下的童年是萦绕在心弦上的温柔清甜。
奶奶拉着我,又坐在树下,恐是昨夜雨疏风骤,地上铺着厚厚一层花瓣,抬望海棠,却依旧花团锦簇。但闻奶奶道:“孙儿,可知莲?莲蒂坚固,所以风来不落,可海棠的蒂浅,凡风过,必满地花尸,却依旧繁花似锦,你知为何?”我摇摇头,“它知自己生十朵只得留下一朵,所以付出十倍的努力,生百朵。"奶奶悠悠道到,我猛然一惊,惭愧不已。抬头瞧见奶奶意味深长的样子。于是靠着她,仰观海棠,想到它为了绽放,为了在春日留下满树红艳,不悔,不负春日暖阳,付出十倍的努力开花。海棠花的“勤能补拙”,打动着我的心弦,微微一颤,暗自下决心,努力学习,不辜负春日暖阳,不辜负奶奶的殷切期望,不辜负那一树殷艳海棠。
雨霏的江南,古老的宅院下,有苔绿斑驳的石阶。石阶上,我和奶奶依偎着,风过,海棠花瓣飘,殷艳绯红。一片片,一声声,轻轻拨动我的心弦。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立意独到。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