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岁月是在那一抹清幽中度过的,有着盛夏的蝉鸣,有着春日的漫山桃花,有着凛秋的萧萧落叶,清静的山林中,潺潺溪水流淌,美好的时光就在这清澈的流水中成为了过去。
八月的太阳似火,炎热无比,踏过一段石子小路,迎面而来的是一米多高的土坡,土坡上有高高矮矮的灌木丛,其中那条曲折蜿蜒的小路,是我和哥哥深一脚浅一脚所踏出来的。原本需手脚并用的小土坡现在对已经长大的我来说轻而易举。三步并做两步,就爬了上去,入眼是一片翠绿,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小路上洒下点点光斑,稠密而又碧绿的树叶挡住了碧蓝的天空,清爽不言而喻,让人忧若隔世,四周寂静无声,寂廖无人,只听的蝉鸣不绝于耳,那溪水从山头流入山脚,“咚咚”地水流声清脆悦耳,使我心生愉悦,一步踩着一个石头在河小溪中穿梭.来回走动着.这里,简直是我的乐园。
哥哥踩着一双拖鞋径直行走在河中,任由溪水淌过他的脚,手提一个小桶,那是我们要来抓螃蟹的,我蹲下,手指轻拂水面,凉意从指笑蔓延到心中,顿感神清气爽,似掸去了一身的烦恼与杂念,双手紧握着一块大石头,猛得将它翻过来,水在刹那间变得污浊,肉眼可见的泥土颗粒游在水中。与此同时,许多被我的举动惊到了的小动物们也纷纷逃窜,原本一片和平的水底世界“战火纷飞”很遗憾的是,并未见到那八条腿的小螃蟹,“哎,这儿有,快来!”哥哥不知何时寻到了这一个不肯出面的小家伙,我寻着那抹蓝色的身影走过去,溪水也是浑浊的,而在那其中,隐约可见的有生物,大喜,伸出右手向那神秘的地方去,在水中摸索着,左边没有捞到,右边也没有摸到,不免疑惑丛生,也许是它已经跑了吧,那么长时间了,于是直起身子,对哥哥说:“早跑了,找不到了,我们去那边吧…”
谁知,哥哥不知何时捧了水,在话来说完之即扑了我一身,灰色的衣服上是大大小小的深色的点,黏在了衣服上,脸上也全是水珠,鼻子里也有,头发也被打湿,贴在额头上,被耍了。等我反应过来,哥哥已逃到了几十米开外,我摇摇头,用手抹干了脸上的水,将袖口卷得 更高,迈开双腿,努力的跑到哥哥前,“你怎么不跑?”我诧异的看着哥哥,他不说话,抿着嘴笑了笑,我预感不妙,果不其然,水又将我浇了个透心凉,我大喊着哥哥的名字,拿起岸边的桶.“咕鸣噜,咕噜…”不一会儿。桶就满了一半。哥哥见状,又开始跑了。还在各个地方停留一会儿。笑着对我说:“追不上我吧!哈哈哈!”我看准时机,趁他走向另一端时,“哗”的一声将水泼向了他,不过只淋上了一点于是我们开始互泼。不知玩了多久,只知道外面的天空不再蔚蓝,风也凄冷了起来才与哥哥走回家去了。
那是夏日炎炎中的一抹清幽,也是我童年记忆中迄今为止最美的风景。
教师点评:文章开头开门见山地引入文章主题——“童年的一缕清幽”后,用简短也丰富的词语构画出一个个画面,调动读者的感官,使读者在未往下阅读前便尽情构画美好图景,极大地增添了文章的故事性和感情色彩。紧接着,文中安排合理的段落,精彩有节奏的叙述,生动形象的描写手法,又进而对这一缕清幽进行细节刻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描写过程中情感的自然流露,让描写变得真实而有生活气息,引人入胜,让读者随着文字浸入到了情景之中, 品味这让作者不断回味的存在。小作者于文末袒露那年夏日炎炎的一抹清幽是童年记忆中迄今为止最美的风景,而反观这篇文章,便也称得上是作者呈现给每一位读者的动人风光。文章让人读后忍不住心生欢喜,这一缕清幽也无形中化作一股股暖流,缓缓流进读者胸膛,成为了每一位读者心间最独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