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的春节,因为疫情,我们选择留沪过年。为了让家里充满年味,在腊月二十九这天,我第一次挑战了蒸花馍!
一大清早,我唱着“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的童谣,和妈妈一起蒸花馍。我自信的说:“妈妈,让我来和面吧。”于是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少量多次的把水倒入装着面粉的盆里,并不停用筷子搅拌,直到把面粉搅拌成絮状。然后开始揉面,我刚把手放进盆里揉了几下,就发现面团像强力胶一样紧紧的粘在我的手上,怎么甩也甩不下来。妈妈看到我束手无策,赶紧帮我添加面粉。加过面粉后,黏人的面团终于肯从我的手上下来了。面团终于揉好了。
我把盛放面团的盆捧到阳台上“晒太阳”,在阳光下,面团的“小肚子”越来越大,蓬松得像棉花。妈妈说这样面团就醒发好了,可以捏形状啦!
妈妈先给我做了个示范,捏了一朵牡丹花。我心里想:这也太简单了吧,谁不会呀?我拿起面团就开始捏,可是面团不听话,我尝试了几次,都捏不出满意的形状。诶,我捏出的那是一朵花,分明就是面疙瘩。看着这惨不忍睹的面团,我有点像儿漏了气的气球。我把面团重重地摔在桌子上,嘟囔着:“我不捏了。”
妈妈一边捏着自己手中的花馍,一边漫不经心的对爸爸说:“你上次获奖的建筑设计图修改了多久啊?我记得好像有两个月吧。好事好多磨……”听了妈妈的话,看到她娴熟的捏花馍的样子,再看看被自己冷落在一旁可怜的面团,我顿时觉得脸蛋火辣辣的,便悄悄的捡起那面团,暗自说:“我一定要让你在我的手上开花。”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一步一步来:左手托着提前擀好的白色面片,左手捏着用火龙果汁火成的紫色面球,然后把紫色面球放在白色面片中间包起来并搓圆。接着,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握着剪刀,从外向里剪面球,每剪一刀都会露出紫色的面球。不一会儿。一朵鲜艳的“牡丹”映入眼帘!捏好了,我开心的蹦了起来!
在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拥有了第一次蒸花馍的经验。温暖的家中弥漫着“牡丹”的“花香”,电视里播放着幸福的旋律,我第一次感到春节竟然可以如此的“香甜”……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