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和妈妈去医院看望了一位阿姨。
病房里弥漫着浓浓的酒精水味儿,阿姨躺在病床上,看起来十分虚弱。见我们来了,阿姨十分高兴,连忙招呼我们坐下,和妈妈聊起天来。
我对医院充满了好奇,便想出病房看一看。
正式午后,医院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多。病人家属拿着病例从走廊的那一头走向另一头,向护士姐姐询问各种问题,护士姐姐们即使忙得焦头烂额,也还是会耐心解答各种问题。
沿着走廊拐角继续走,前面越来越安静,我在一个拐角处转弯,前面就是手术室了,午后的阳光洒了进来,带着一丝丝懒惰的惬意,我觉得无趣,打算离开。却发现角落里靠着一个人,我吓了一跳,以为是病人晕倒了,赶紧走了过去,走进以后发现是一个穿着手术服的医生。
他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面目憔悴,眼睛下面有大大的黑眼圈,头发有些凌乱,头靠着墙,看起来十分疲惫,他的手里拿着一盒牛奶和吃了一半的面包,好像是在吃面包的时候睡着了。
我正打算要不要叫他,突然有人叫了一声:“谁在那里?”
我转过身见一位护士姐姐径直走了过来。
“王医生,您怎么在这儿?”她惊呼道。
靠着墙的人醒了,他揉了揉眼睛,想要起身,护士姐姐赶忙扶了他一下。
“终于找到您了,又来了一位急诊的病人。”护士姐姐边扶他边说。
医生站起来后,麻利的脱掉手术服,一口气喝完牛奶,正打算走,没想到差点摔倒。
护士姐姐让他休息一下,但他执意要去。
护士姐姐正要走,转头看了看,对我说:“这里是手术,是闲人免进,你赶快离开吧。”
我愣愣的点了点头。
在午后温暖阳光的照射下,看着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我觉得那个背影此时变得无比高大。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有条理性,取材真实,语言流畅。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