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端午节前一天晚上,我们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不管是熟练的不熟练的,还是手拙手巧的,都会一齐动手包起粽子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色。首先把新鲜又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勺起糯米,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起来用绳子捆紧,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
粽子的外形来自于对动物的模仿。动物的角,尤其家畜牛的角,很早就是古人崇拜的灵物,并被用作祭祀神灵以祈年求丰。制成角形的粽子就与动物的角一样被看做沟通人神的灵物。有趣的是,上古曾有以角黍祭祀独角神曾“獬豸”的习俗。这粽子的形状多数是条形,成柱形,包扎的略微紧一些。经过一煮瘦肉中的水分和肥肉中的油都让米吸收了,所以这肉的味道特别好,胜似火腿肉。
奶奶将粽子端了上来。我剥开一个看,淡黄色的棕肉就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和以前一粒粒完全分开、硬梆梆的糯米完全不一样。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儿都喜欢吃。煮熟的粽子,由几道米黄色的草绳捆着墨绿色的箬叶,绿油油的,很漂亮:剥开枣儿粽的箬叶,只见鲜红的枣子镶嵌在雪白的糯米中,仿佛是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诱人。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棕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两盆浸在水中白花花的糯米,泡在盆中湿漉漉的粽叶和一袋刚开封的蜜枣以及一袋未开封的豆沙,全然是包粽子需要准备的材料。
又凉了一会儿,我才开始吃粽子,我拿了一个粽子,剥开粽叶,里面露出了白白的糯米,我尝了一口,甜丝丝的,啊!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