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忘不了去瓷器博物馆那一次,被中国文化之美震慑到的感觉。
那一天,我在博物馆中游走着,欣赏着那透明的玻璃柜中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它们在灯光的照射下散发出如玉一般润泽的光泽,我真是惊讶,在千百年后的今天,这些瓷器竟然依旧如刚出窑时那般光彩夺目。每一件瓷器都拥有不同的风格,如一个个小人儿,在与我分享着它过去的事情。
瓷器拥有着不同的颜色,就像人也有不同的肤色一样。你瞧,那黄色的瓷器,沉淀着泥土最朴实的颜色,又不失灵动与可爱,他们在瓷器中是最常见的一种,不如其它的独特,但也有自己的美;那墨色的瓷器沉稳又厚重,到现在都还能在市场上见到它的身影;再看那纯白色的瓷器,它在瓷器中显得最为特别,也最为珍贵,因为它纯净美好,如同一位沉静纯洁的女子,优雅动人。
自然在黄白黑三种底色上,也会有一种种精巧的花纹用以点缀。有些瓷器上只有寥寥几笔不成形的图画,但又有一种洒脱与韵味深在其中;有些瓷器上的图案如同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毫不比在画纸上画的逊色;有些瓷器上则有着花鸟鱼虫等写实性的东西,同样也是生动形象,仿佛下一秒就会从瓷器中跃出来。
还有瓷器不同的形态也令人着迷:有的小巧精致,壁薄的如同一张纸;有的大气粗犷,但也十分豪放;有的高高长长,宛如一位窈窕少女在对你轻声絮语;有的较矮较宽,却也像一个可爱的小孩在欢呼嬉笑……一件件瓷器,做工都精致极了,让我不禁对以前的古人的智慧赞叹不已。
然而瓷器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它有泥土制成,出生并不高贵,被人制好后要送至窑器中高温烧制,那是因为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瓷器才成为了瓷器,才能变得高贵动人,才能历经几千年后依旧美丽精巧,正是因为它历经千锤百炼才能在中国器具中脱颖而出。
我在博物馆中来回穿梭,仿佛看到了瓷器们多年之前的模样,也仿佛听到了它们在对我讲述一个个故事……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立意独到,情感饱满。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