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一点

三年级 叙事 911字
2023-03-19 04:45:09

窗棂外的黄昏在等一场晚风。等落日余晖停在苍穹。长空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与若烟若雾的薄云抖落排绯红的绡巾。我推开虚掩的教室门,叩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艺术品和各种书法用具。我缓步走进教室,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细嗅墨香,细品文字,我恍若遇见了那些朝代的繁华。

这是节书法课。老师进行相关指导后就教我们临摹面前的字体。落指间,黄昏在橘色的晚风中酝酿静谧,将一襟晚照的诗意洒落教室的一角。点燃几盏凉薄的雾,教室内恍地明亮起来,我的思绪飘风荡在流光中……

六七岁的年纪本是无忧无虑的时候,而我恰在那时与书法初次邂逅。

沿着青石板路,走过古朴的石拱桥,眼前是阿婆静谧的书房。年幼的我把目光停驻在一个个奇怪的用具上,问道:“阿婆,这些是什么呀?”“这个是笔架,搁在上面的呢叫毛笔,是写字的工具。旁边的叫宣纸,毛笔字就是要写在宣纸上。”阿婆耐心的答道,“现在我们用毛笔写个'人'字。”

我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弯弯扭扭的写下一撇一捺。阿婆道:“好!写下'人'字后,你就迈入了书法的大门。可别小瞧这个方方正正的字,你以后会明白的——它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也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

我的思绪飘回现在,四下里是同学们杂碎的喧闹声,如臭虫搬过满整个教室。老师离开教室片刻后,教室里变得嘈杂不安。本是上课的时间,喧闹声却似洪流湮没了原来的静谧。

“大家安静一下,老师托我说几句话。”我终究不堪喧闹,走上了讲台。讲台下似乎静了一些。“我们的中国司法从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就初具雏形。。他曾走过春秋百家,秦汉诸子;走过三国两晋,建安风骨;走过盛世大唐,如梦长安;走过繁华宋元,明清兴亡……汉字经历了无数次的演变,到楷书才呈现出我们今天所见的方块字。书法是建立在汉字上的一门传统艺术。是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是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多少人民秉承静的精神和态度,才锻造出如今的汉字和中国书法,它凝聚了无数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作为一名中国书法的学生,我们又为什么不能秉承这种静的精神?为什么不能传承汉字、书法的静和真?”

教室里霎时肃然无声。 教室外的夕阳打翻了沧海岸的流光瓶,暮光如晚汐般涌来,在诗意的黄昏里翩跹,淹没草虫的翅。而那一个个毛笔字在四溢的暮光下熠熠生辉,散发着静和真,一如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