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了。
你的光照亮了我人海茫茫,你毫不起眼;岁月轮回,你“固执”坚守。你是浪花中的一朵,却比他人更经得起大海一次又一次的澎湃;你是群星中的一颗,却在那一刻用太阳一般的光照亮了我。寒假才刚刚结束,枯燥的学习生活继而到来。
为了迎接开门考试,老师们,同学们一刻也不敢放松。日复一日地刷着数学难题,啃着语文课本,耳边是循环的英文……这一切都让我厌烦,于是我开始懈怠,寻找着偷闲的机会。终于,周末来临,趁着母亲不注意,我偷偷溜了出去。我走在大街上尽管这里人流如潮,耳边是叫卖声,讨价声,但我依旧心情舒畅——至少,不用面对那令人压抑的数学题了。
“卖泥塑咯!现捏的嘞!”我的耳朵迅速在杂乱的吆喝声中捕捉到这一信息,我有些新奇,在这——至少我没见过——竟然还有卖泥塑的。我寻声望去,是一个老人家,手中正捧着一尊泥塑。
那泥塑捏的是一个大肚皮小顽童,那滑稽的模样直引的人乐呵,惟妙惟肖,在阳光的照射下,那泥塑似乎还泛着光,一下子就照亮了我的眼睛。我朝摊前走了过去。
“小姑娘,来个泥塑?”老人家眼见着有生意要来了,笑的有些合不拢嘴。我点点头,老人随即就顺手捞出了一块泥,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做
一件很庄重的事情,眉间紧皱,脸上全无方才笑的痕迹。
“砰,砰”木槌有规律的在泥土上敲打着演奏出了深沉的乐曲,不知不觉泥塑就已经塑成了大体,老人换下了墓碑,取而代之的是刮刀。只见刮刀在老人手中时而作把戏似的上下飞舞,时而被放下,老人则用他粗糙宽大的双手捏出了一个个精致小巧的五官,活灵活现,我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人物的脚趾甲。
一会儿泥塑便制好了,这是一个正在大笑的小孩,看到它,我的内心似乎也随着雀跃明朗了起来,对老人升起了一股敬佩之情,情不自禁同老人谈起话来。
“我干这行几十年了。”老人完成了作品,眉间再度舒展开,不见外的同我谈了起来。我有些惊诧,那样繁琐枯燥的工作,老人家竟然坚持这么多些年。
老人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乐呵呵的说“没办法,当年就只会这一门手艺,本想先做做看看成效,没想到一坚持就坚持了几十年,头发的花白啦!”老人眯着眼笑着回忆着过去几十年艰难坎坷的日子,日复一日的摆弄着那一坨泥土,神情有些庆幸,有些惋惜,有些满足……可独独没有后悔。“我辛苦干了这么些年,那道工序重复了成千上百次,做梦都在认认真真做泥塑,终于还是熬过来了!”老人家眼中似乎闪着光,那一刻我读懂了“匠心,就是在重复的岁月里对得起每一寸光阴。”我同老人告别的后,立即回到了家,我把泥塑放在桌前,开始刷数学难题,啃语文课文,耳朵依旧是循环的英文,学习还是一如既往的枯燥,我却不厌其烦,因为看到那个泥塑,我就想起那个老人。
他是群星中最渺小的一颗,却用太阳一般的光照亮了我。他使我明白,我应在重复的光阴中建立起自己的高塔,我要亮起塔中的灯,照亮其他。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流畅,立意深刻。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文章内容丰富,见地独到,取材真实,很能吸引读者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