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粥

三年级 叙事 1150字
2023-02-18 18:10:35

仲夏的正午,知了不识趣的鸣叫不止,我用力关上窗户,躲进背阴的小屋。初中繁重的课业,夺去了我夏日闲游纳凉的时光,高温焦了我的书页,平添几分烦恼。广东今年的夏天和往年一样燥热,可我觉得夏天总少了些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蝉继续埋怨着夏天,手里的书开始向我描绘古人的夏曰,那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江南烟雨。那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湖畔盛景。荷花,荷叶粥,让我想起了那专属于夏天的吃食。

熬荷叶粥定要大米江米并用,才能软绵细腻;定要放冰糖,才能甜而不腻;定要扔几颗去了芯的莲子,才能清丽美味。就在粥将要成时,应将整块荷叶倒扣在翻动的白米上,闷它两三分钟。再开盖时,荷叶的清香便已被蒸汽尽数引入粥中。父母做荷叶粥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我到底不知道荷叶粥起源于何处,他二人的手艺可否正宗,谁又在意呢?刚熬好的粥,还要等它慢慢变凉才可饮用,否则是又要吃出一身汗。每到此时,我就拿出两只小碗来回倾倒小小几口的粥,不一会儿便能凉下来。如此,我成了家中最先吃上荷叶粥的人。

有这样大把熬粥的日子最近也要追溯到小学。夏日的周末,我父亲早晨总要在河边溜达上一圈,不时给我带几只蚂蚱蝌蚪回来,尽情的向我展示他在南国大山学到的本领。待到荷花开时,父亲就带着荷叶和莲蓬回来,趁着母亲洗荷叶的功夫,我们坐在她旁边掰着莲蓬。掰开莲蓬,莲子从中跳出,裹着绿色的外衣。剥去这层外衣,他们还披着一层透明薄皮,这也不能留下。最重要的是要把莲子中间绿色的芯扣下来,这东西很苦。父亲曾骗我吃过一次,“痛苦”的回忆让我终身记得要把莲子心去除。剥莲蓬是一件美差,因为这是最佳的偷吃机会。

回忆起这些,我多想喝一口解暑的荷叶粥。只是,家里哪有荷叶,手中哪有时间。我究竟为何对这碗荷叶粥如此的挂念,我扪心自问。花上整整一个上午做一碗粥是闲适,对于埋头书案的我是何其可贵而难得的。可转念一想,“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日子确实清闲,却不能长久的属于该读书的年纪。那便再捧起书,如苏子所言“强随举子踏槐花”才好。我的神游戛然而止,再度把心绪收回课本。

晚间,我揉着酸痛的眼睛到厨房窥伺晚餐,只见父母并肩在案板前忙碌着。母亲双手持着刀在剁肉馅儿,父亲边听着她的唠叨边擀面皮。今晚要吃饺子了,一定是扁豆馅儿的。看他们在厨房忙乱,我深感我的父母竟然不会像李清照和赵明诚般醉情于诗书,却有着几分沈复芸娘的影子。转头再观望此刻的父母,他们也在用行动教会我如何迎接生活零零星星的喜悦幸福。

这个夏天究竟少了什么?高温如期而至,蝉鸣不绝如缕,一切仿佛依旧按部就班。只是我的日子里少了对生活的善待,我的夏天变得庸常而碌碌无为。那么何尝不再做一回莲叶粥呢?也许饮上它,我便会想起春日的桑葚香椿面,夏夜的西瓜绿豆汤,金秋的栗子软柿子,隆冬的糖瓜烤红薯。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取材真实,文笔优美,情感细腻。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