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故事—我的成长经历
陪伴是幸福,改变是成长。陪在孩子身边成长是一份值得且幸福的事情。
下面说说我的小家和我的成长经历。我出生在辽阳,在我七个月的时候,我那英俊潇洒的爸爸和我那温柔贤惠的妈妈把我带到了四季如春的昆明,开启了创业之路。尽管我当时很小,但是我从来不会给爸爸妈妈添乱,现在还依稀记得他们每天披星戴月任劳任怨的经营着铺子,由于他们每天去送货,所以我经常被送到隔壁马爷爷家,还记得马爷爷有好吃的的时候都给我。那时候我很乖巧,附近的叔叔阿姨都特别喜欢我。由于铺子忙在我上幼儿园时都是身边的阿姨帮忙接送我,后来弟弟出生后我也上小学二年级了,市场也拆迁了,家里换了一个比之前那个市场更大的铺子,妈妈更无暇顾及我,这时候东北的姥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给爸妈减轻负担,把我从遥远的昆明接到了千里之外的东北姥姥家,就是现在我所在的学校。其实我最感谢的就是姥姥,她给了我妈妈似的爱,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教会了我如何和老师,同学处理好关系。每天都检查我的作业给我留课后练习题,还为我买课外读物和练习册,每次我有小情绪导致成绩下降不管姥姥有多忙都会及时和老师沟通,就这样一次次的老师和姥姥把我从低落中走出来。姥姥经常说没文化真可怕,要在她自己没圆的大学梦让我来实现,不管是物质上和精神上姥姥都满足了我。让我没有理由不去好好珍惜。姥姥和姥爷是种地大户,几百亩地都养了盘锦稻田蟹,把稻田蟹和蟹田大米卖到了全国各地,姥姥这个人诚信经营,赢得了很多陌生人的认可。从春忙到秋收每天都穿梭在田间、地里,其中的辛苦只有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更加激起我真的要努力好好学的愿望。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都是卖河蟹的季节,我和姥姥姥爷就要去地里住,姥姥忍受着蚊虫的叮咬,每天挑螃蟹都要挑到后半夜,尽管这样姥姥还要把我的生活起居照顾的妥妥当当,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每天都给我做可口的饭菜。从小学三年级直到我上到了中学每天都要接送我。每次我犯下了小错误,姥姥都要大发雷霆。尽管我当时有一点小不服气,但是都被姥姥说得的心服口服。就是这样一个姥姥给我养成了一个不服输的习惯。给了我更多唠叨的爱,姥姥就是这样以身作则给我接到了地里住,给我看在眼里,让我看到了姥姥的更多辛苦和不容易。为了这个家和为了我姥姥付出了太多,白发悄悄爬上了她的头,告诉我更多的勤能补拙的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收获不光是在生活中,我们的学习一样如此。姥姥是我最敬佩的人,我的榜样,我的最爱。
记得有一次,姥姥生病了。姥姥强忍着病痛的身体去学校接我。当时我看见姥姥胃疼的汗流直下我都忍不住哭了。姥姥为了我付出了太多。我只有拿成绩说话。现在作为初中生的我除了努力就是暗下决心,不能像孩提似的玩。说和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时刻提醒自己,说得好不如做得好。类似让我感动的事儿不计其数。这只是其中的一件事。
家并不单单是一个临时的居住场所,而是一个拥有家人、亲情和温暖的地方,姥姥给我的爱胜似了爸妈。
感谢姥姥的陪伴,感谢姥姥妈妈似的爱,感谢姥姥啰里啰嗦的唠叨,感谢姥姥给我所有的温暖。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立意深刻,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中分享的经历一波三折,趣味盎然。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