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疫情封上了回乡的窗。想起远在小城的祖父母,我们可以一笔勾勒出他们的全貌,但用几句话却道不出他们的沧桑。短短的几分钟视频通话,怎能诉清牵肠挂肚的思念?我在这头,长辈在屏幕那头,浅浅寥寥几句问候,悠悠长长几度守望。
疫情好些,草草打包行李,和父母一起回乡探望。一路上,顾不得看高速路周边一望无际的雪田,却死死的盯着导航上的里程数。134公里了,96公里了,41公里了,原本一睡而过的路程如此的漫长,心跳随着车载音乐上下起伏,仿佛只要到了那熟悉的小街,看到熟悉的城墙,踏进那梦中忆中的一方小楼,才会安心吧!
车慢慢的开进胡同,已经是下午5点钟,时已薄暮,昏昏沉沉的夕阳裹挟着白昼,平淡的一天悠悠度过,对爷爷奶奶来说,这样的生活已经习惯了。
我越发按耐不住期待,轻轻推开了大门。——吱呀一声,绘着吉祥如意的玄关,靠墙摆着两辆破旧自行车。隔着玻璃,爷爷在刷着棉拖鞋,那是给我们准备的三双,即使我们已经有些许年头没回来了。爷爷黧黑的面庞依旧,古板的眼睛滑稽的架在矮而窄的鼻梁上,尽管父亲曾经邮递过一副新眼镜给爷爷,爷爷不知为何不戴,可能是舍不得吧。
我咚咚咚的敲门。爷爷费力的起身,晃晃悠悠的走至门前开门。他见到我,先是一愣,眼神空洞而疑虑,像是打量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又极力思考着他的姓名。不等我开口,爷爷先反应了过来一手接过我手中的行李。一面高兴的喊着:“回来啦,俺儿子一家回来啦!”奶奶闻言也从厨房中赶过来,抱着我不停的念叨:“又长高啦?奶奶没预备好好吃的,赶明就给你们做八大碗好不好?”“没打算你们今年回来,石家庄不是还有疫情吗?”
“不怕,奶奶,都阳过啦,有抗体,一家人团聚就好。”
“团聚就好,团聚就好”,笑着笑着,便哭了,多年来的孤独等候化作泪水,重逢之际便决堤而出。
爷爷又向我展示出他“积累”的宝贝。几本破书摊上无人买的旧书,一把水彩笔,几根水笔,两根旧式的跳绳……爷爷每年都期望我拿走他这些一年在各地捡拾来的所谓宝贝,虽然我拥有无数,但我仍无法拒绝着最真切的宝贝们。爷爷搓着大手,期盼的目光望着我,像是孩子渴望得到夸赞的目光。“爷爷,我全都要!”“好,你稀罕就好,爷爷奶奶家里也不用这个,拿回保定去,有用的,有用的……”爷爷十分高兴,每年他都郑重的把这些宝贝交给我,仿佛这是我们间的定情信物,我侧耳听着它,就能听见遥远的思念。
我眷恋已久的故乡,我回来了,不久,我又将离去。分分合合的人们,年年岁岁的流逝,在这片大地上,长久不息的思念的身影会在熟悉的胡同口守望,等待着那最真切的问候,等待着久违的儿女的归来。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立意独到,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