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道又一道的美食视频,我突发奇想,为何我不来做几道这样的美食呢?要使这道菜色香味俱全,在美味的同时又健康养生。
饺子,属于十分常见的食物,通常讲究馅料为主,皮面为辅。馅料在用料上讲究为精,好的料能使饺子吃起来味香爽滑,吃多既不感觉腻,反而越吃越香这种。料选好了,但在制馅上也要下一番功夫,回归主题,馅料应具有色香味,加入调料的时候要控制好比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好能使馅料在味香中刺激味蕾,又能保持咸中有淡。
搅拌的时候最好采用人工的方式,机器搅出来的馅料松松散散,再下锅一煮或蒸,饺子会直接散开,馅料中充满了水分,饺子吃起来就没那味了,人工搅拌力道会控制的刚好合适,饺子出锅整体一看就十分的紧凑,咬一口,香味全都迸发出来,回味无穷。面皮使用高筋面粉,调和出来的饺子皮绵软有弹劲,能更好吸收馅料的香味,与馅料达成完美辅助。
我特意找来了我的外婆,她教了我如何包花边饺。
把一大袋面粉倒入大铁盆里,加入适量的水,在揉面前还有个小秘诀:再加入一点点盐和一勺花生油。准备好材料,外婆便开始揉面。有时候,她还会揪下一小块面端给我揉。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在那个小小的铁盆里卖力地揉面,可惜总做不到“三光"一-“面光":面团光滑;“盆光":铁盆干净,没有沾面疙瘩;“手光":手上没有一层面团。把面团放在一旁醒发,接下来做馅儿。用绞肉机把猪肉打碎,切好木耳、葱花,与猪肉混合一下。加入两勺花生油,再加入一勺蚝油、一勺生抽、一小簇盐、一小勺鸡精,用筷子搅拌均匀。这时候,馅料的香味就已经让我这个小馋猫"口水直下三千尺寸"了。把之前的面团切下一块,搓成长条,揪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搓圆按扁。这时,外婆拿出擀面杖,左手捏着小面饼,右手来擀面皮。一阵令我眼花缭乱的操作后,小面饼竟变成了圆圆的饺子皮,边缘薄,中间厚,非常标准。再看看我自己一时兴起擀的面皮,坑坑洼洼,还长了两只兔耳朵。问问外婆秘决,也只是得到一句“熟能生巧"。
现在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包饺子。外婆把饺子皮放在手心,夹出一小勺馅,熟练的捏出褶皱,一个饺子就成了。我也在旁边帮忙,好像只过了一会儿,饺子全都包好了。“咕噜咕噜......"饺子们一个接着一个跳进锅里,没过多久就从锅底浮了上来。我一眼就看到自己包的、做了记号的那个饺子,长得与其他饺子格格不入--裂了个好大的口,笑的特别开心。香喷喷的饺子盛到了碗里,外婆正眯着眼笑,催我快吃。
饺子的鲜美在口中绽放,和小时候一样,可是外婆却已白发苍苍。多希望时光停止,让我留住这份浓浓的亲情!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取材真实,语言生动,立意独到,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