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从朦胧的轻轻淡散的云层中透过。一束射线,便将那皎洁淡淡的月光引照在了地上,似一层白霜,与它的影子相映交辉。在同一个季节里,在同一轮秋月下,你,还好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这样的一个佳节里,每个人都是在自家的阳台边,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不去幻想月中嫦娥,宫中玉兔和树下吴刚。中秋佳节,抬头赏月,这早已不是用月亮表达自己的思念,这,已成为了一种形式。
窗外,月光依然如旧一样又大又圆,一样照着的月光照在了地上,似一层霜,像一片积水,澄澈透明。看着这秋月嵌在这深蓝的青空之上,我的心中却泛起了一阵凄凉…
好像不是。童年的月亮依然也是这样,又大又圆,映照在了深蓝幕布上。从小院中望见,树梢上顶着一个月亮,就觉得月亮太轻啦!这么大,这么圆,树梢都还没有被压断哩?应该是月亮想来到美丽的大地上,但星星妹妹们都需要月亮姐姐的陪伴,所以月亮就选了一个特别的节日,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像一个大玉盘,然后准备来到人间,可是小星星们都着急了,眨着眼睛丧着哭脸,想要月亮姐姐回到天上,所以她没办法,只好撑在树梢上,想更近距离的望着人间。
童年的月亮真圆啊!童年的幻想真美啊!
童年的自己真天真啊!仿佛现在我摇着一把小蒲扇,坐在一个板凳上,紧挨着外婆,正在讲着月亮的故事给外婆听呢!
那是风儿真清,那时的故事真暖。
那时中秋佳节,会在草丛中找到唱歌的蛐蛐,看到活蹦乱跳的蟋蟀,还有很多散布在草丛中的一些小昆虫,都在为这么美好的日子举办演唱会呢。
那时的月光有影子的陪伴,树儿有树影的映衬,树叶的“沙沙”声有清风的奏演。
那时的夜晚真静,那时的我们真甜。
恍惚间,泪水从脸庞间流过,掉在了被月光照射下的阳台,发光……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从乡村小院变成城市楼房,从婆娑树影变成嘈杂音响,从徐徐清风变成灰尘满布。曾经的故事变了,曾经的我们变了,即使,那秋月依然如旧。
我们站在同一片深蓝的星空下,仰望着同一轮秋月。可是,我们不一样,我不再是那个你,你也不是我。秋月,能否表达我对坐在婆娑树影下,被一片朦胧的月光照耀着的你问候一句:“秋月依旧。孩子,你还好吧?”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情感真切。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文章的描写惟妙惟肖,非常生动。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