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下到三发孩童,上到耄耋老人,无人不知。他的诗,有洒脱,有豪迈,有飘逸,如一股激流,奔腾在文墨世界,留给后人无尽的想象。
读《寻隐者不遇》,能读出他的隐逸高趣;读《古风》,能读出他的温润缓和;读《玉壶吟》,又能读出他的郁勃不平。
他直率豪放,“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姿情纵饮,不拘礼节,仿佛有“将进酒,杯莫停”的激昂:“蚕从鱼凫”“地崩山”摧”,人生的艰难,满怀的愤懑,都曾在他的笔下流淌;而青春已逝,壮志难酬,他不免也感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他才气逼人,自然山水,神话传说,历史典故,都是他驰骋想象的媒介,并能完美地将内心世界外化成流传千年的名句。
特别喜欢《关山月》里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普通诗词写妇人的思念,定是凄弱和愁苦,但李白的。笔下,是万里的边塞冬景,他用广阔的时空做背景,带着更广大更深远的思考。只有李白,才有如此阔大的胸襟。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就是李白。他离开故乡远游,结识文人墨客,经历过蹉跎发月,渴望过做官求仕。他活出了潇洒而又跌宕的一生,也绽放着自己独特的光芒。那么自然,那么大胆,那么富有个性,如他的一首首诗那样鲜活。
一辈子不长,而李白,是一个潇洒地活过的诗人。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内容具体,文笔优美,情感真切。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