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挽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杯茶,入口的苦涩无需过多牵挂,只要最后的醇厚甘甜便可。有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个人只是在生活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对人生的不同态度反映着不同的人生观。
常言道,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生观的不同,映照着是心的不同,一个人的心是决定一切的关键,一颗平常心,可以造就不平常的人,一颗平常心,也可以为平凡的人生添上无尽的光华。
人生观是一种超脱凡事的豁达。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向往自由,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曾写道:“不为五斗米折腰”,便毅然辞官归隐,回归到田园之中,也在享受美好田园生活中写下了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陶渊明并没有完全从现实中抽身退出,从而成为一个虚无主义的隐士,相反,他更加真实的热爱着具体的生活,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没有遗忘他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林语堂老先生曾评价他说, “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陶渊明的人生际遇中体现出了他超世出世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一种豪放飘逸的壮志。李白身上有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放不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踌躇满志。出生于盛唐时代的李白,豪迈潇洒,热爱祖国山河,也像士人一样渴望建功立业,李白凭借着傲世才华进入了官场,但因为官场制度的黑暗腐败,满身才华李白不仅没有受到任用,反而屡遭贬谪。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发出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感慨在。现实的黑暗使他理想幻灭,封建礼教等级制度的束缚使他窒息。他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桎梏、争取自由。在李白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豪放不羁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情怀。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在中国社会黑暗时期,有些许人选择明哲保身,对黑暗社会现状不闻不问,而鲁迅先生认为,“国难当头,风沙扑面,虎狼成群”,大丈夫当持“匹夫”之责,怎可以讲“静穆”“超脱”。鲁迅先生发出“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之感慨,毅然弃医从文,以笔杆子作枪,解救于愚昧,麻木之中的中国民众,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先生用切实行动表现出他积极入世的人生观。 不同的人生观代表着不同的人生态度,也代表着我们会有怎样的人机际遇,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其实不管是哪种人生观,我们都要去付出努力与汗水,去放手一搏,即使最后结果不尽人意,但至少我们问心无愧。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深刻,情感饱满。文章的论述循序渐进,脉络清晰,说理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