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冯延巳言:“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深冬时节,晚饭过后,天也黑得差不多了。从窗前将头向外探去,繁星点缀,烁光闪耀,不失那般韵味,苍弯倒也透出葡萄酒般的红。书桌前摆着一盏红豆似的小烛灯,那强弱不定的光将整个书桌渲染成橘黄色。纪昀有言:“灯如红豆最相思。”我坐在桌前,斟酌许久,忽觉着屋内温情似火,不禁回忆起往事。
记得这是今年仲夏的事了,虽说快到了立秋时节,可这天气却炎热得不减锐气。那天日落回家时,天已被染得一片红,夕阳吞出一气丹田,点燃了东方的云。蝉鸣声忽隐忽现,但从未消绝。到了家门口,钥匙扭了许久,就是打不开门,试了许久又无动于衷,只得叫了开锁的师傅。我到小区门口去迎候他。
晚风拂面,也捎走了三伏天的几分暑气,能够朦胧感觉天空中有云在飘荡。今晚的月亮离得很远,但“垂涎三尺”般的月光泼洒下来,依旧能令人浮想联翩。
修锁的师傅来了,是一位瘦长的中年男子,漆黑的双手透露出他勤劳的品性。他提着工具箱便随我匆匆上楼。到了门前,师傅询问了情况后便开始撬起锁来。在冬天,人在聚精会神地做一件事的时候也会燥得直冒汗。更别说是在夏天了。撬了没多久,师傅便热得满头大汗,豆大的汗珠浸湿后背。母亲在旁边用扇子送着凉风,楼道间的灯是声控的,声音过小便会关闭,我便靠在墙边,用手摁着按钮。
蝉鸣声还在继续,偶尔传来几身蟋蟀的抱怨。楼外刮起了凉风,只见远处的几棵树影晃啊晃,晃走了正在栖息的鸟儿……
想起了杜甫的那句诗:“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开锁的师傅还在轻轻地撬着锁,我觉得他是故意延长开锁的时间,便不耐烦地问道:“师傅,您就不能用力些吗?”
那师傅抹了一把汗,说道:“我要是用力猛了,将其他零件撬坏了,你们可就要换整把锁了,我现在只用换这锁芯便行,可不能叫你们使了冤枉钱呐!”我沉默了。其实,他就是撬坏了锁,我们也毫不知情。
没过一会儿,他的妻子打电话来问他什么时候回去吃饭。转眼间看他手机的壁纸,是他儿子满月时的照片。
楼道间的灯也是橘红色的,少不了那丝温情。
后来锁芯换好了,师傅是一位虔诚的人。他临走的时候跟我说:他从他师傅那里学习这行的技术时,他师傅经常告诫他的话便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能胡思乱想,要锁住那颗心”。
“锁住那颗心,光明磊落地做事。”我看着师傅离去的背影,嘴里念叨着。
今晚的月光很纯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取材真实,语言流畅,情感真切。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