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坚守和平

三年级 叙事 1771字
2023-01-07 10:17:53

悲痛的历史如风烟飘逝,似乎渐行渐远。

有人在灯红酒绿中逐渐把它淡忘,有人在极端的愤怒中将它一生仇视,但也有人用平淡的声音诉说着不能忘却的过去,用郑重的姿态来教会我们铭记历史。

中国的历史是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有引以为傲的灿烂文化,有丧权辱国的耻辱印记。如何正视历史,我在《习近平讲故事》一书中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习大大以47个演讲片段,把中国五千年的画卷一帧帧呈现在世人面前,把古今中外的故事一桩桩道来。它用平淡的语调讲述中国的繁荣;它用平凡的文字描绘未来的方向;它用简单的句式诠

释各国的共存......看似云淡风轻的描述,如夜空中璀璨的繁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意味深长地向世人阐述着治国理政、立身做人的道理。

久久在我心斗向荡的是那笞《昭立里暗的人道之光》。它向我们讲述的是1937年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它不单把我们带回了尸横遍地的南京,并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世,惕惕后人”“永

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那些凶残无情的刽子手让我满腔悲愤,那些无惧风险奋力保护无辜百姓的国际友人让我感动不已,而让我陷入深思的是文中最后那句话--铭记历史的瞬间,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坚守。

“铭记历史”--第一次接触这个词是在课堂上,当时一脸严肃的老师郑重地告诫着我们:“铭记历史,是对千千万万无辜生命的告慰,是对用鲜血染红的国旗的尊重……”老师当时的话已模糊了,但老师那庄重的神情和严肃的语气,却让我永生难忘。

我常常在想:历史已远去,战火已飘散。铭记历史对今天有什么意义?生在繁华盛世的我们为什么要铭记历史?

2019年的冬天漫长、沉重、压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以武汉为中心向全国蔓延。本是新春佳节的街道却空无一人。本是海晏河清之时却病毒肆虐;举国上下笼罩着恐怖、阴霾与黑暗。有

这么一群人在盍家团圆之际,穿上战服,剪掉青丝,告别亲人,走向“病毒的中心”。他们抛下。过年团圆的期盼,压下对家人的思念,目光坚定,穿梭各个病房,誓言病人不清零不返程……42000逆行者毫不畏缩的脚步换来三月的武汉满城繁花冲破漫长的冬天缓缓绽放。

我终于深刻体会到:那位在团圆之夜向武汉逆行的钟院士,那些摘下护目镜满脸印痕的最美面孔,那些在寒冬脱下防护服满身汗水的逆行者……这不就是我们要永生铭记历史的最好证明吗?这不就是老师那庄重神情和严肃语气的来源吗?

董卿说过:一个纪念日的背后,往往是无数个日子的蓄势待发。我们无法改变过去的悲痛,但我们可以改变现状,做到铭记历史,坚守好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但铭记历史不仅仅是铭记一个时间,而是用它作为告诫世界和平的昭昭前世。

爱恨分明的我,对那些满手血腥的刽子手恨之入骨。卢旺达事件后,残忍杀害图西族的胡图族竟能得到谅解一度让我愤愤不平;中国航天局备受霸权主义的美国打压闯出一番成就后,面对美国伸出的合作之手还是友好地握了上去也使我困惑不已;早已闹僵的中美关系,在疫情全球爆发之后还是向美国伸出了援助之手更让我无法理解......曾经的我天真的误以为这一切是强国下的委屈求全。但读了《习近平讲故事》一书让我深切地明白:这一切皆源于对和平的向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期望。正因为卢旺达的和谐,国家才可以和平发展;正因为中国的顾全大局,才可以在世界的舞台站立.….…一昧的计较历史的仇恨,沉溺在历史的悲痛,忘记了和平的美好。最后只会像美国的“黑人事件”,在沉默中爆发,给原本早已被疫情扰得混乱不堪的土地雪上加霜......

铭记历史,是为了把话筒靠近枪口,让人们在和平安详的生活中,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铭记历史,是为了缅怀英勇的灵魂,在茶丝子缠绕上骸骨之前,给予崇高的敬意;铭记历史,是为了挣。

脱落后的枷锁,在强国残酷的打击下,仍能在国际舞台上翩然起舞.....

掩卷遐思,那萦绕在心中的疑惑如多年缠绕不清的线团终于找到了线头一样,在《习近平讲故事》一书有了明确的答案。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地从历史中吸取经验与力量,才能更明确地奋起力追,让自己变强。铭记历史并不是为了站在道德的高位去肆无忌惮地伤害抹黑,而是为了更好的维持世界和平,开创充满希望的未来。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了倡导各国和谐相处;建立的一带一路经济带,正是维系各国和平共处的枢纽;建国七十周年时裁军三十万,也表明了中国坚守和平的决心….…

铭记历史并不是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在血与泪的教训中奋发图强,为那在繁荣盛世下暗暗涌动的硝烟居安思危,为亘古以来深深渴望的“桃花源”坚守和平。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清晰,内容丰富,文字很有风格,有自己的思考。这篇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中选取的事例也较为典型,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作者首先解读议题,然后剖析原因、分享看法,循序渐进地展开了论述。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