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

三年级 叙事 595字
2022-12-29 13:40:12

说到家乡的风俗,就不得不说说我老家过元宵节时的风俗了。

在我的老家,大年初一到元宵节这段日子里,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裳,高高兴兴,到处吃喝玩乐。元宵节这一天大人们在忙忙碌碌:有的在高挂彩灯,有的在做特色面灯,有的在滚汤圆,有的在准备祭品……孩子们也性兴冲冲,跟在大人旁边瞎忙活,嘻嘻哈哈满院跑。

总之,“乐”就对了。

最让人欢乐的就是做面灯了。这种面灯是用来祈福的。玉米粉和上些豆粉,揉成团后分成一个个剂子,再将剂子刻成灯盏的样子。家里人是几月生的就将灯盏捏出几个角来,然后把几根棉线捻几下,做成灯芯,插入面盏,再倒上些许灯油,豆面灯就做成了。

我每年都要求妈妈教我制作,结果在我做的时候,捏出的豆面灯不是身歪就是底不平,看来做豆面灯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终于做成一盏歪歪扭扭的灯,点上,按照妈妈的指示:照照五官,图个耳净眼宽;亮亮四方,求个幸福安康。摇曳的灯光里藏着人们对年节的美好祝福。

在我的老家元宵节,除了做面灯,还有其他的活动。在元宵节的傍晚,大家三人一伙,五人一群,就这样“拉帮结派”,走在大街小巷,赏灯拍照。孩子们提着花灯,晃着烟火棒,在热闹的小镇上蹦蹦跳跳,欢乐无比。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活动就是舞狮子了。那狮子瞪着铜铃大眼,甩着金光闪闪的毛发,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神气十足地舞动在大街上。大家跟在狮子的身后,开心大叫,满足和幸福的神色洋溢在家乡人的脸上。

说起故乡元宵节的风俗,大城市里的小伙伴们很是羡慕。大城市里,元宵节的气氛越来越淡。也许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传统风俗渐渐消失,美好的回忆只能闪烁在大大小小的花灯祈福的面灯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