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象山有很多美食:米馒头、麦饼筒、萝卜团、麻糍、肉包汤粿、年糕……它们各色各样、味道鲜美,其中,我最爱吃的是——肉包汤粿。
今天,我和外婆携手制作了这道美食。首先就是和面,把糯米粉倒入容器中,慢慢加入滚烫的开水(注意不可以用温水),一边加水一边搅拌,直到搅拌成棉絮状就行了。接下来就是揉面,只见外婆熟练地反复揉搓,不一会一堆棉絮就变成成了一团光滑的面团。盖上布放置20分钟左右,这步叫醒面。在醒面的过程中,我们来准备“馅子”,只见外婆把切成丁的肉、蛋、笋、芹菜、胡萝卜、牡蛎、葱……依次倒入锅中翻炒、调味。不一会,一锅香气扑鼻的“馅子”就出锅了!偷偷尝一口,哇,真是唇齿留香,色香味俱全。材料已经准确齐全,就可以包了,我拿一小块醒发好面团,放在手心用力搓成一个“球”,外婆说要用力搓,一定要揉透,否则外面看起来圆圆的,里面却是“烂稻草”。于是我不停的揉搓,一会搓成一条状,一会搓成“球”,反复几次,一个圆溜溜的“球”就搓好了,好累,这还是个力气活呢!在球中间掏空,放入“馅子”,用手的虎口慢慢捏,慢慢收口,最后留一条“小尾巴”,一个肉包汤粿就完成了。瞧,多像胖乎乎的小蝌蚪啊!最后,外婆把这些“小蝌蚪”放入烧开水的锅中,直到它们全部浮起来就可以开吃了。“啊呜”一口,糯糯的糯米粉伴着味道丰富的“馅子”香味立马充满了我的口腔,真是太满足了!
这就是我们象山的特产,肉包汤粿,欢迎来品尝哦!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取材真实,语言流畅,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