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粒文化的种子

三年级 叙事 694字
2022-12-08 18:31:40

清灰的瓦,斑驳的墙,潮湿的苔爬上了老屋的窗。屋前枇杷树苗映着斜阳洒下满地青黄,白色的落花是岁月已逝的流光,屋内是绕梁的翰墨香。

回望童年光景,还是牙牙学语之时,爷爷总爱将我放在他的膝上,为我吟诵几句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一首《咏鹅》,便启蒙了我对诗词世界的认知。种下了一粒文化的种子。那巧妙的韵脚,类似于歌谣,却更为精练,富有诗意。只可惜幼时无知贪玩,不一会儿便从爷爷膝上跳下。四下玩闹时,不经意间发现种下的几粒枇杷竟长出点点新绿,不由得让我雀跃欢喜,我内心的美好幻想被填充了。

爷爷常说:“春耕夏作方可秋收冬藏”。于是我每日浇水,悉心呵护,只愿收获累累硕果。

山雨来临,瓢泼而下,一片雾霭迷茫,此时躲入屋内,捧一卷诗集,品一盏香茗是何等悠然。任他屋外雨疏风骤穿林打叶,屋内总是充满诗意与温馨,诗词水平见长的我同爷爷玩起了飞花令,无法去屋外玩耍时,诗词文化便满足了我对自然的美好幻想。“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好似有一叶轻船,一双桨悠懒,一绵江风微拂素罗帐,渔火点点聚散,唤乃声声浅叹,天近晚,炊烟袅飘云淡……屋前枇杷树已有成荫之势,在风中摇曳着,仿佛昭示着我与诗词的羁绊。

时光流转,已是豆蔻年华的我离开了老屋,离开了亲手种下的枇杷树,离开了爷爷,只带了几本诗集便奔向了城市的喧嚣。初中的生活紧张,每日早出晚归,无暇留意那彩云追月,而诗词则成了解放我的心灵之窗。一日,读到《十五从军征》时,我内心不由一颤:不知那还远在家乡的枇杷树与爷爷可还安康?

期末考试完,心情难得的舒畅。而爷爷病逝的噩耗,却令我措手不及。我连夜赶回家中,得到的却是一盒骨灰及一张纸条:好好读诗,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这是爷爷对我最后的嘱托,也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那一日,我挥笔写下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来感念爷爷对我多年的谆谆教诲。

我将爷爷的骨灰洒向枇杷树旁,枇杷树不知何时已亭亭如盖,却还似往日那样,静默着,不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