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我们学校举办了“走进稷山四宝,弘扬家乡文化”的活动,“稷山四宝”指的是稷山的饼子、麻花、鸡蛋和红枣。那天我就学会了做麻花。
我们学校专门请来了做麻花的师傅。我们站在师傅的旁边,看麻花的制作过程。只见师傅先将一块刷了油的面团搓成长长的细条,再把细条的一头压住,把剩下的部分沿一个方向滚动,接着将细条对折一下,然后再沿着另一个方向滚动,最后一提,麻花就自动成形了。
我站在一边,看着已经做好的麻花,觉得实在是太容易、太简单了——只是把面团随便一搓,就成了一个麻花。
接着,我们换上围裙,来到案板前,拿起面团开始制作。同学们都专心致志,我也不甘示弱。可做到一半,我停下来了,因为我把面扯断了,而且再也合不到一起了。我只好悻悻地把那一小块面放在一旁,拿起新的面团继续制作麻花。
我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把一个麻花做好了。可看看周围别人的麻花,个个都比我的好看。唉,真是“看着容易,做着难。”我只好再做一条。这一次,我小心翼翼,按步骤一步一步做。终于,我的第三个“实验品”做好了,比第一个好看多了!
拧好麻花后,我把麻花放入油锅中,在热油的“啪啪”声中,我的麻花炸好了。一口咬下去,真的太香了!
这次做麻花,让我明白了自己劳动的成果永远是最有价值的,是最有成就感的!今后我一定要把稷山麻花发扬光大,让全国人民都来尝尝我们的稷山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