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佳季,我们回到了家乡。虽是秋日,木棉却开得异常旺盛,秋日里的一抹艳红,为村子增添了别样色彩。来到老屋,院中的木棉仍矗立在秋日,抚摸木棉树的瞬间,有关奶奶的记忆突然都浮现在脑海里。
记忆中,奶奶偏爱木棉,每至秋日,当其他树临近谢落时,它才胜放。奶奶虽过虽年过半甲,身体不麻利,但仍会架起梯子,爬上去观察木棉的长势,偶尔还摘下两三朵。有时她会搬来竹椅坐在木棉树下扇风小憩,我偷偷摘下一朵别在她耳旁,她总是笑着,说我淘气,她的笑氤氲在了秋风里。
秋日阳光和煦,阳光给院子里的木棉镀了层金。瞬间,徐徐秋风吹落木棉花,散落一地。奶奶起身,刨土,埋落花,一气呵成。年幼的我对这一“埋葬”行为感伤起来。她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解释道:“木棉花虽然在一瞬间从树上落去,失去了生命,但我并非为了为它举行葬礼,而是落花会化作养分,滋养土地永恒存在。可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奶奶被我疑惑不解的样子逗笑,拍拍我的头说:“妞,没关系,以后你会明白的。”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长大。刚上初中的时候,传来奶奶的噩耗……她的脸上已无昔日光彩,可她见到我时,拉着我的手,喃喃地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花开花落,今日村子里的木棉又是一轮胜景,秋风轻抚着那一抹妖艳,艳丽的海浪在风中波涛汹涌。奶奶如谢落的木棉花一般,在向往的土地中,永恒……
落红,亦花亦人,花虽在离开树的瞬间香消玉陨,但化作养分,滋养着新生命,足以永恒存在于土地。奶奶虽离去,可她亲手栽下的木棉装点了村庄,丰盈了我内心,足以永恒存在于我心间。
教师点评: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取材丰富,语言生动,立意深刻,情感真切。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