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认识她起,她透明洁净的杯子里,那淡雅的绿、柔嫩的黄,总是惹人陶醉。那一抹清雅和周围五颜六色的饮料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如雅静的她。
暑假的一个午后,我按捺不住好奇去她家做客,她娴熟地为我沏好一杯茶,谁料,那茶水刚入喉,苦涩滋味顿时在口舌之间弥漫开来。我大为不解:“这茶分明是苦的,你为什么还钟情于它啊?”“茶总是要品一品才能尝出甜味,这就叫回甘,还提神哩!”她嘴角微扬,包容着我的窘态,我也若有所思地笑了。再抵一口,细细品味果然有丝丝香甜。犹记那天,阳光澄澈,我俩心也澄澈。
渐渐地,进入青春期,我们多了几分敏感,友情的天空不总是明媚如常,也有愁云惨淡。一个寻常的大课间,校园里人声鼎沸,我和她却因为我交的新朋友起了争执,扬言此后再也不见。彼时睛空万里,可漫天柳絮好似鹅毛大雪,压在少女的心头,挥之不去。尽管如此,次日,我们还是在公交站不期而遇。她佯装没有看见我,我也赌气不和她打招呼,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昨日我俩争执得面红耳赤的场景,心里委屈得几欲掉泪。空气仿佛凝滞,这种陌生令我痛心。想到苦涩处,我觉得嘴巴发干,下意识地拿出兜里的巧克力放入口中,却没有尝出半点甜,入口只是寡淡无味。“一定是粗制滥造的。”我愤愤地想。无奈那公交车迟迟不来,我只得掏出第二块巧克力。
昨天的争执虽说我占理,可说到底是因我而起,如果因此失去这么一个挚友,太不值得了。我紧紧摸着那块没有开封的巧克力,却迟迟没有勇气伸手给她,继续冷战还是握手言和?那种盘旋在心头的苦涩,让我想起了初次到她家喝茶的不适,但她的一席话不是让我改变了对茶的成见,尝试去品味,去寻那回甘里的幸福滋味了吗?我鼓起勇气向她走去。
“对不起!”我俩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我们诧异地盯着对方,然后相视一笑。我摊开手心: “吃巧克力吗?”不爱吃甜食的她欣然接受说:“当然!”
我方才觉得寡淡的舌尖此时甘甜四溢,因为失而复得的友情,因为心有灵犀的宽容与信任,更因回味之时无与伦比的甜。所谓“回甘”,大抵就是这样。友情如茶,难免尝到苦涩,但相信漫漫长途,终有回转,终得回甘!
那个午后,浅呷挚友斟满的清茶,初尝略苦,而后回甘,令我回味无穷。
教师点评: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流畅,立意深刻,情感真切。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文章语言优美,情感饱满,感染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