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棠,实际上就是故乡年年夏天都会开的一种花,只是我们当地并不会那么叫它。一般我们会叫它“银合欢”。
受母亲的影响,我自幼就对各种花卉有着一种莫名的好奇。
初次遇见银合欢,是在乡下的田埂旁,夏天六七月的时候。大树底下好乘凉,炎热的盛夏若是能在树下度过倒也是很不错的。嘴里衔一枝酸酸的炸浆草,双手枕在后脑勺上,远方的天空幻化做一条跑道,通往一道由云朵拼接而成的终点线。有风吹过的时候则更加惬意了,看阳光在河面上跳跃,听醋栗树的叶子沙沙作响。
那年夏天,风无意间吹落了一整朵银合欢,飘絮停在我的发梢。
自此,我与银合欢结了缘。
我素没有见过如此简约大方的花。它的花型像是一把折扇,由一根根细细软软的绒毛织成。花的颜色呢,多半是粉色,有深有浅。花开时节,深深浅浅的颜色叠在一起,就像是花的色彩在风中沉淀下来,在某个寂静的角落无声地沉默着。
在开满了银合欢的树上远远地望去,深邃的叶子层层叠叠交织着,中间点缀着繁密的银合欢,那感觉就像是吃完了晚饭,漫步在夏天的星空之下,无意间抬头仰望,空中满是繁星的惊喜。
最美的是太阳开始西沉的黄昏,晚霞从天幕中直流而下,滴在了银合欢的飞絮上。只一阵浅浅的晚风,最后的阳光恰好穿透飞絮间极其细小的隙,叶子在微风中微微摇曳。有那么一瞬,我会觉得银合欢有着一种说不出的美,就好像它不是生在这尘土与泥沙遍布的乡下。于是每次站在树下,我都很希望能够起一场风,吹落满城风絮,一如我初见银合欢时的那天。
直到我离了乡下故里,当我隔着看不到尽头的距离望向记忆的彼端,才发觉,浓浓的乡愁早就同那棵开花的树一同生长,也该长得很高了。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银合欢在风中开了又开,我多想拨开流光的雾霭,再遇青棠,再遇合欢。
教师点评: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取材真实,文笔优美,情感饱满。小作者对银合欢的外形、外观特点做了丰富、深入的展现。借用此物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切的思乡情感,这也让文章的感情和立意都得到了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