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旁有两棵饱蘸绯红的腊梅树,朦朦胧胧地漂浮着一阵炊烟袅袅的烟火气。细密的叶片里,包裹着我童年时候和外婆在一起时泛黄花蕊里的点点金粉。那时的我最爱绕着粗糙的树桩一圈圈打转,抬头望着那一轮柔和月光时,也会在心底偷偷盼望着年年花开,绽放出隆冬的无限光彩。
我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便会不断回想起故乡里那块融合着袅袅炊烟的酥软泥土。它寂静地躺在大山脚下长眠,仿佛只有长在夏天,那黝黑的土地上才会结满绕藤的绿丝瓜树;仿佛只有住在秋天,那绿瓦灰砖的小院儿才会小心地存留着被凉风凝固住了的月桂花;又仿佛只有开在冬天,那尘土飞扬的道路两旁才会堆满沁香入鼻的腊梅树。
每年冬天,那拦腰斩断的树桩便如春日里姹紫嫣红的百花一般胜放。清香盎然的味道星星点点地落入了我的肩上,像是外婆朦胧温柔的眉眼,温暖了我小时候盼望着一年赶紧到头、抓紧迎接着新年临来时候的火热气氛。她时而会插着腰气势活泼地朝我大吼,时而又会垂着头语调和缓地拍过我的头,对我絮絮叨叨地讲起后来的我才懂得的晦涩大道理。
尘封已久的回忆,将我的心深深地扎根进了故乡的土地里。就和当年坐上火车离开的时候一样,街两旁的腊梅被外婆折下几枝紧紧地塞到了我怀里。我一手捧着她酿造贮藏了一年的香甜蜂蜜,另一手攥紧了那几节弯曲的红艳腊梅,沁人心脾的香气芬芳了一整节车厢,但泪水还是失守般地淌在脸上,掺杂着瓢泼而下的寒冬冷雨,看着车厢后面的她的背影变得越来越模糊。
我多想回去再看看她那温热皲裂的泛红手掌,我多想回去再看看她那早已沟壑纵横的苍老面庞。我在炊烟袅袅的故乡梦境里渐渐长大,外婆却在我日复一日的呼唤声中慢慢变老。
炊烟袅袅的柴火灰砾染不黑她白霜一般的发,老家门上大大的“拆”字留不住她稍纵即逝的年华,在眼泪簌簌夺眶而出的那瞬间,我仿佛,又回到了外婆用那口熟悉的乡音唤我回家的好多年前——那时太阳不辣,风也细细地吹,炊烟袅袅的烟火气自她身后缓缓升起,点亮了万家灯火里的温暖与守候。那一声声清脆的叫唤声响,将我带回了窄窄的小路上;那一幕幕镌刻在腊梅树下的动人景象,消融了昨夜瓦上的一片白霜,人间短暂,岁月悠长。
哪怕归途漫漫,也莫辜负炊烟袅袅的故乡,也莫辜负簇簇绽放的绯红腊梅天,更莫要辜负那能温暖我一整个冬天的温度。毕竟人间那么长,谁又能把光阴捂热在心上?独在团圆夜晚中寂静之地中的故土还犹记得,此后天黑路远星星惆怅,吾心安处是故乡。
教师点评:主题明确,取材真实,文笔优美,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的叙述完整、流畅,如果能更加注重细节,如心理活动等,文章会更有吸引力。文章立意较常见,但是本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细微景色描写来抒发情感,寓情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