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身材中等,稍瘦,目光和蔼可亲,说话很温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非常的坚强,很能吃苦耐劳,他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父亲出生在一个小村庄里,家里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那时,国家并不富裕,加上生活在山区,又赶上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家里可以说是一贫如洗,连读书的钱都是亲戚资助的,所以父亲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帮家里干活,煮饭、做菜、照顾弟弟妹妹,他每天放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拿起扁担和水桶,去池塘挑水淋菜,晚上还要负责洗菜做饭,周末的时候,还要和长辈去地里种甘遮、种玉米、种红薯……毫不夸张的说,我父亲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就俨然是一位“全能”的选手,家务活样样精通,地里的农活干得一点也不比大人逊色,同时也把弟弟妹妹们照顾得好好的,村里面的人都知道我们家有了一位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懂事能干的娃。
因为家里穷,中学时父亲并没有选择在学校寄宿,而是选择步行回家。镇上的学校离家里面很远,足是有五六多公里远,父亲每天都要在家和学校之间来回往返,每天六次,一天要走几十多公里,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日晒雨淋,整整坚持了三年,直至初中毕业。就是在这样坚苦的环境下,更加激励着父亲要好好读书,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父亲都在昏暗的房间里,凭借着微弱的灯光,挑灯阅读。那个时候的父亲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走出大山去,天天吃西餐,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父亲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能排在前几名,他原本一心想要去读大学的,但考虑到家里面还有弟弟妹妹要上学,家里负担不起,所以初中毕业时报考了中专,因为那个时候的中专是公费生,国家有补帖学费,毕业后还可以分配工作,所以父亲以全镇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毅然决然的走进了中专的校园,进入中专后,父亲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努力,在学习上还是一如即往的努力,即担任了班上的班长,又担任了学校的记者站的副站长和演讲协会的副会长。父亲所学的专业是电子技术及应用,因为父亲的刻苦钻研,所以他很快的就掌握了一技之长,他还组建了个维修团队,每逢周末就在校园里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奂费帮同学和老师们修理各种电气设备和家电产品,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为了圆自己的大学梦,父亲还买书自学,参加了法律大专的自学考试,正是缘于父亲付出的种种努力,毕业时,父亲荣获了“优秀毕业生”的称号,同时还考取了法律专业的大专文凭。每每回顾父亲的求学生涯,我都自愧形秽。
父亲还没有毕业就已经在学校的双选会上被用人单位破格录取,从事自己喜欢的通信行业的工作,试用期过后,因为父亲出色的表现,所以直接被升为售后主管,工作一年后,父亲䝘然决然的拒绝了用人单位的挽留,坚持回到自己的家乡,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这样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年迈的老人和弱小的弟弟妹妹们。回到家后父亲开办了自已的公司,他把自己所学到的技术教给了三位弟弟,在父亲的帮助下,家里面的弟弟妹妹们都出了大山,开办了自己的产业,并且在城里买了房,安居乐业,摆脱了“面朝黄土,被朝天”的命运。
这就是我的父亲,是他教会了我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他让我明白了,无论以后取得何等的成就,都要时刻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飞的更高,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