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米粉

三年级 叙事 574字
2022-09-28 22:27:24

长中东门对面,有家叫“裕禾饺子”的餐馆。周五下午,我在那儿吃了一碗“热情”米粉。

那天有补习班,要上到很晚,又来不及回家吃饭,只能随便找个地方垫垫肚子。一连串的餐馆看的我眼花缭乱。但因为过了饭点,所以每家餐馆都冷冷清清,一点都没有晚上那么热闹。本来我当天状态就不大好,又这么冷清,更没胃口了。但一想到晚上我饿得前胸贴后背时的模样,还是硬着头皮进去了。

那家店不大,总共也就摆了七八张桌子。雪白的墙壁上贴了几张富有食欲的图片。风扇,空调一应俱全。由于没人,就没开灯,整体一片灰暗的氛围。老板是位山东大娘,看起来五十多岁,穿着一身朴素的衣裳,失去光泽的黑发中夹杂着些许银丝。手上布满了老茧,岁月也无情地在她脸上留下痕迹。

我一进去,她就笑着用山东话问我吃啥。我确实没什么胃口,呆若木鸡地站在那儿,仔细盯着菜单:“我看看。”她笑着站那儿等我。繁多的菜品使我犹豫不决,一会儿选这儿,一会儿选那儿。选到最后,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她还是笑着等我,一点都没有不耐烦的样子。

“二两米粉,要辣椒。”

“好嘞,你等会儿。”

我找了个位置坐下,看着大娘在厨房忙碌的身影,但她还是笑着的。大娘的笑不同于露八颗牙齿的标准笑容,是一种朴实的,由衷的笑。暗黄的肤色,松弛的皮肤,布满皱纹的笑容当然比不过专业的微笑。但就是这样一个笑容,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热情,这样的笑,最是好看。

我准备离开时,进来了两个客人。又是熟悉的笑容,熟悉的山东话,熟悉的“吃点啥”。我开心地走在路上,满脑子都是那碗“热情”米粉。

普通的米粉,也会因为态度变得美味无比,反之,也会变得难以下咽。

教师点评:取材真实,语言生动,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