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记忆长河的起点之地,对于它,大多数人先天就是有一种融入血液魂魄里的特殊情感,那是无与伦比的故乡之情。
儿时,我一直生活在博山的老家。那时那里的风土人情,是我离开故乡后仍不能忘记的。酥锅还是外祖父做得最好吃,每年过年,那可是一道大菜,一道能让全家含着酥锅含糊称赞的大菜。
外祖父做酥锅的方法很简单,但却意想不到的好吃。把藕片、海带等的一系列素食用水洗净,放在盘子中。又将豆腐放在锅里炸,直到它外表金黄酥脆时,才肯将它盛出。每当外祖父做酥锅,我都会跟在他身后,时不时地指着桌上的食材问:“外公,这个什么时候才可以吃啊?”这时,外祖父即使再忙碌,也会放下手上的活,把手擦干,轻轻地抚着我尽力扬起的小脑袋,和蔼地说:“傻孩子,这才刚开始呢,你那么着急干嘛。”我依旧心急地说:“外公快点,我好饿。”外祖父看着我委屈的表情笑了,回过身,加快了手上的动作,外祖父将海带、藕片和白菜铺在最底部,又撒了些花生碎作点缀。把肉和豆腐倒进锅里,放了些姜和各种调味品,盖上盖子,全家都进入了漫长的等待过程……
许久,酥锅终于被外祖父端上桌,香气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肉,不试试烫不烫就塞进了嘴里,边吃边朝着外祖父说:“好好吃啊!外公,我要你一直做给我吃!”外祖父笑得合不拢嘴,说:“好好好,外公一直做给你吃。”我笑了,全家都笑了。
我坐在外祖母温暖的怀里,指着天上在发光的星星说:“外婆,星星是由什么变成的呀?”外祖母看着我笑笑:“这是人过世后留给这个世界的,他们在天上看着你呢。”我听不懂,却还是点点头。
日子渐渐过去,我也从一位儿童长成了一名初中生。外祖父做的酥锅并没有跟着我一起来到城市,而是跟随外祖父,成为了天上最高、最亮的那颗星星……
过年时,桌上仍然会有酥锅,可它绝没有儿时幸福的味道!“在繁华之处也能见荒凉,在温暖之处也能触寒霜,这,便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