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饼中的“自然”

三年级 叙事 572字
2022-08-19 08:32:13

老家门口的道两旁,种着一片柿林,柿子树的很茂盛,叶子连成一片,毡盖般把道面儿笼阴了。阳光如瀑布般在叶子中穿行,被叶缝撕成一道道儿的。

每年秋天,果树从朔风的吹拂中醒来,青涩的柿子挂满枝头,用力吸吮着晨风夜露,将夏天时用心收集的阳光做颜料,一点点涂在果皮上。晚熟的柿子压抑不住一年的积累,一夜间树梢似打翻炭盆:柿树的枝干被果实压弯,一下一下地点着头,向清风致意,向泥土致意,也向自然致意!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

柿子采摘后极易腐败,于是小镇的人们总会用柿子制作柿饼,既让时间成为食物的挚友,也能以期来年“柿柿(事事)如意”的美好意向,而我的外婆更是精于此道。为了不辜负柿树的用心成长,外婆同样用心地制作柿饼。

那时我总是安静地坐在树院子中的柿树下,帮着外婆掰去一个个柿蒂,刨去柿子的硬皮,让柿子迎着光,那霜冻后的柿子红如日冕,半胶状的果肉轻轻颤着,似要流出。经过两到三天阳光的抚摸与金风的吹拂,柿子的心柔软起来,红色的日冕变为金黄色。这时外婆总会抱着我坐在树下,一边轻哼着闽南歌谣,一边将发软的柿子逐个捏扁,顺着太阳照射的方向翻动,就这样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外婆神情虔诚,干蘑般的手掂着一个个“朝阳”,用指甲弹去果肉上的灰尘。

霜降节前后,柿子所有的糖分在阳光的撩拨下爆发开来。原本金黄的日敛去了光,逐渐暗沉,然后呼啦一下,糖分冲破了果皮的阻碍,一夜之间,暗沉的夕阳化作一轮轮朗月。

上好霜的柿饼,个大、霜白、底亮、质润,如满月般圆滚滚、白灿灿。

只有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利用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