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归故里

三年级 叙事 881字
2022-08-05 14:18:44

岁月如梭,不觉,已过了数载。晚风拂过脸颊,黄昏洒在了街头小巷。在路上匆匆走着,这已成了我的常态。

我常常路过一座小桥 ,那小桥之后,便是一些老旧的屋子。青砖瓦石,朱门铜环,粉杏堆墙,雕梁画栋,弥漫着一股非常浓重的古时的气息。那条巷子不算非常出名,名字自然也是不知的。 那里长巷千百条,街道各式各样的。若是静静驻足观望,会发现那像极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古城 ,与身边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形成了一种对比。若真用话来理解,那更像是井水不犯河水。他们好像永不相交,居住在那安静的古城中的永远是一些老人。因为他们喜欢宁静,例如退伍军人。久违的安宁是来之不易的。

今日,我走到那里,我竟安静地停了下来。今日我没有过于急切地回家了。踏入木板做的桥,桥栏上附着些许青苔,许是被雨水滋润过,有些可爱。桥下的湖水很宁静,它们似乎也被这宁静的氛围所感染了。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桥有些老旧了,每走一步都会发出吱吱丫丫的声音,清脆得紧。我的家乡也是这样的一座老城,也如这里一般古朴而安宁,那里的人们,善良而可爱。不觉得,思绪便渐渐飘远了,飘到了我的年迈的姥姥的身边。我姥姥居住的地方四面环山,也是流水潺潺。那里的山峦青翠得很,有浓墨、淡墨、浅墨。那里的树高大而挺拔,生灵无数,生生不息。转眼间,我已到了桥端,那里的街很安静,没有汽车的尾气,也没有人们的喧嚣与槽杂。只有几位年迈的老人,静静地坐在一棵大树下,谈笑声中,弥漫着人间烟火之气。屋顶上有不少的生机,一只燕子在上面筑了窝、成了家。窝中的幼鸟长了嫩黄色的绒毛,正渣渣地叫呢。他们世世代代都在那里安静地生活着,无人打扰, 它们只有惬意与宁静。

屋顶幽黑的黑瓦,也藏着生命,无数的藤蔓与台藓在屋顶活出了他们的生机。那或粗或细的藤蔓与翠绿的苔藓也有它们温馨的家园,就连砖瓦之中也藏着无数的小生命。一颗核桃树,小巧的生长在近几米的高墙之中,是那么的顽强不屈。或许他们经历风雨,但它们依旧傲然立足,不惧世俗。用方石堆砌的路,坑坑洼洼,那小洼中积了水,犹如一面薄镜,印出世界的五官。一个孩子拿着风车,穿过小巷,欢声笑语略过我的身边。风呼呼地吹,树在吱呀地叫。光穿过树梢,撒在我的身上,又穿过我撒在一面墙上。那墙上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我不知道曾经有多少人,多少生灵,从他的面前晃过,我不知道他在这里筑足了多久,也不知道有多少风和雨照拂过他,也不知道他迎接了多少个黎明与黑夜。他是否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