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许多同学都迷上了跳舞、唱歌……而我却迷上了一门民间艺术——剪纸。
很早,“剪纸”的种子就悄悄种在我的心中。小时候回老家过年,看见街坊邻居、长辈们总是拿着红纸和剪刀,在那儿捣鼓一阵后,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窗花便跃然纸上了。那时的我不懂剪纸,只是觉得神奇,并充满了疑惑。就这样,“剪纸”的种子神不知鬼不觉地种在我的心灵深处。
去年秋天,这一颗种子发芽了。我和两位同学参加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采访顺昌剪纸艺人黄丽萍老师。在黄老师的课上,她教我们剪了窗花,剪刀在她手中快速摆动,手起刀落。随着“咔咔咔”声,残渣掉落,一幅作品呈现出来。啊!多么神奇的艺术,我不禁发出一声惊叹。
这不是现成的剪纸师傅吗?我小心翼翼地开始学剪纸之旅。我一手紧紧捏住纸,一手开始剪,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功亏一篑了。十分钟后,我照着老师模样剪出的作品出炉了。我又惊又喜,将杰作捧在手里,欣赏了好久,心里满是欢喜。
我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也要成为像黄丽萍阿姨这样的剪纸艺人。”从此,便在家里自己研究剪纸,把从网上收集的样式进行改良后再呈现出来。就这样剪纸伴随着我,充实了我的课后生活,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久之后,我就成了“剪纸高手”,那些剪纸都是我珍贵的宝贝,它们塞满了我房间的每个角落。
手艺学到手,怎能不露一手?这天,班上举行了“拿手好戏大比拼”。我带好工具,胸有成竹地剪了起来。教室里安静极了。当我将折叠的纸摊开时,一副“四喜连心”展现在大家眼前,四个喜字紧紧相连,八个镂空的爱心分布在喜字的中央和周围。看到这儿,我满意地笑了。同学们发出阵阵惊呼,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连老师也对我称赞不已。下课了,同学们像见到明星一般围了过来,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感谢“双减”,让我与剪纸相遇相知。感谢剪纸这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它成了我的拿手好戏,它将陪伴我度过“双减”之后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