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月亮圆,圆圆元宵粘又甜。观花灯,踩高跷,大街小巷真热闹。”元宵节的歌谣是清晨的喜鹊起的调,清脆,婉转。我从甜美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窗前的花瓣上,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奶奶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的头。我本想在暖和的被窝中再赖会儿床,但元宵节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我的睡意便在那香甜之中忽而散去。
我起身下楼,来到厨房,看奶奶做汤圆,伸手处,面粉像一团轻巧的“白云”飘进面盆,晶莹透亮的花生油丝滑注入,搅拌,揉按,这朵“白云”变得敦厚而结实,像一个贪吃、吃了满嘴油花的小胖娃,再准备一个大盘子,将这朵结实的“白云”搓成几个团,均匀地摆放在盘子中,然后把锅里的水烧开,将汤圆倒进去煮至2到3分钟,在这其间奶奶用大勺子不时地搅拌几下,原本还亲密无间的小胖娃们个个都变得像受气包一般,更浑圆、透亮、Q弹、胖乎乎、圆滚滚地浮了上来。
汤圆的香甜已飘满了整个屋子。初春的阳光柔和地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的影子里想:是不是每天都可以陪奶奶包汤圆?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到奶奶煮的汤圆?是不是每次吃饱了都可以窝在奶奶怀里晒太阳呢…….
汤圆在锅中翻滚着,咕嘟咕嘟的响声是元宵节歌谣最贴切的唱腔。不一会儿,奶奶将汤圆盛进碗里,端到我面前。白白的,圆滚滚的,咬下去,糯糯的,软软的,香香甜甜,吃完一个忍不住想再吃一个。奶奶笑着说:“小馋猫,肚子都鼓起来了。”说着,便用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吧!微风吹拂,喜鹊鸣叫,美味汤圆,奶奶陪伴,构成了一幅温馨、祥和的图画。
后来我吃过红豆馅、奶黄馅、黑芝麻馅的汤圆,却都不及奶奶的有着最特别香甜的汤圆,奶奶的汤圆在每个元宵节都温柔抚摸我回忆的味蕾。
“元宵节,月亮圆,圆圆元宵粘又甜。观花灯,踩高跷,大街小巷真热闹。”汤圆啊,吃个汤圆,图个吉祥。元宵节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汤圆隔着时光和故乡,我相思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