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刀为笔,稻田为纸,父爱,我堪以阅读一生的伟大文章。
——题记
父亲是一个农民,没读过什么书,因为家里穷,上到初中就辍学了。 他没理想,也没见识,每天在农田里干活,没有半句怨言。或许我是家里唯一的读书人,他总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日日夜夜地下地干活,是为了供我读书。
记得那个初秋,田间的稻子竟一夜之间成熟了,像铺了一地的金子,或是换上了富丽的金装,羞答答地垂着头。微风吹拂,金涛滚滚。因为如此,父亲开始大收割模式,因为家里的钱都供我读书了,所以家里没有收割机,他每天只能拿着一个镰刀,到田里收割。每当看到父亲在田里辛苦干活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走上前帮忙,这次也不例外。
这次,我走进田里,刚走进去时,便远远看见了父亲的背影。走上前仔细看,只见他左手抓住水稻杆,右手拿着镰刀,水稻杆倾斜三十五度,镰刀一挥,稻子就脱离大地母亲的怀抱了。父亲整部操作行云流水,他的镰刀似一支笔,脚下的稻子似一张张白纸,只见他拿着笔,再空白的白纸上写下一篇篇充满父爱的文章,这些文章似乎蕴藏着某种神奇的力量,直触我的心灵。
父亲的背影是那么的高大,承载着我最美的青春;父亲的背影是那么的伟大,寄托着我最灿烂的梦想;父亲的背影是那么美好,蕴藏着父爱的力量。
读天空则知高远,读海洋则知深广,读春花则知浪漫。父亲的背影正是父爱的体现,它承载着我最美的青春,最长的梦。
以镰刀为笔,以稻田为纸,以父爱之名续写一篇篇文章。父爱无言,只需要用心,便能感受到父爱所带来的伟大力量。
教师点评:是父亲劳作的背影给予作者无限的感动与触动,也是父亲挥舞着镰刀收割麦子的情景带给作者更多的体会和灵感,文章因而有了独到且深刻的一面:镰刀似笔,麦田为纸,父亲于田间的劳作在这样带着些许浪漫气息的形容之下,更多了几分劳动的淋漓与畅快,也精妙地化为了父亲表达爱意的依托,化为了作者读懂父爱的契机,化为了父亲这份沉默、厚重、踏实、沉甸甸的父爱的另一种表现。以此,无论是父亲的爱,还是作者对父爱的感知理解,抑或是作者对父亲的爱意,也都在文中得到了展现,文章让人深感独特,也尤能引人深思、寻味。建议作者对文章的题目再做思考斟酌,如果要更贴合文章内容、主旨和深意,题目凸显“父亲用割麦子来表达、书写父爱”之意会更为精当、亮眼、全面,作者不妨做一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