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溺在酒香里

三年级 叙事 1060字
2022-07-21 23:49:53

夕阳轻轻落落地映在柏油路上,转角的古槐投来斜斜的影子。街道上的孩子笑着、闹着,小巷里的酒香飘着、溢着。晚霞裹着一袭温柔的素衣,慢慢在天边的一方酝开,姑娘的胭脂红晕了整个傍晚。

那时候的故乡不只是大人夜夜思念的故乡,还是儿童日日留念的梦乡。从清晨的露珠到傍晚的黄昏,从稀落的雨到明媚的阳,从漆黑一片到灯火阑珊,无一不透着温柔与静美。夏夜清风的凉爽,卷走了最后一丝春的气息,阿婆的酒铺里传来古老的广播声,一张泛黄的日历高挂在床前,庭院里的歪脖子树伏在小屋的瓦片上,衬出一片温柔的新绿。阿婆佝偻的腰背出现在清冷的晨雾中,夏夜的凉气将她满头银发镀上朦胧的色彩,就像从诗里走出的仙婆,不食人间烟火。

春风十里,绿柳可依。夏意四里,虾笑鱼嬉。秋凉七里,丰果硕累。冬封万里,冰糖雪梨。每天早晨,天刚破晓,阿婆就推着小木车吱吱地行在街道上,车轮碾过春夏秋冬,留下一路的芬芳。阿婆的酒喝不醉人,有苦辣的黄皮酒,有清淡的龙井香,还有桃子味的松脂蜜。这些酒的度数阿婆也把握的特别准,即使再浓烈的酒经过阿婆的调制和研配就会变成一杯酸酸甜甜的低度数果酒。阿婆的固定摊位在离孩子们上学地方的两三百米处。一到放学,阿婆的摊位前就会涌来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他们把手放在口袋里试图寻找着什么。直到满脸涨红才颤巍巍地地举起一枚小小的铜板,阿婆笑着接过,用棕色的小纸盒装上满当当的松脂蜜,香味从盒子的边缘一丝丝溢出,沉醉了整个午后。

寒风标志的秋天的结束,冬天的到来,以及不远处的春天。隆冬将至,为了取暖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炊烟,一缕缕炊烟徐徐涌起,或被冬风打散,或被推向天边。阿婆和她的小木车依然停放在摊位前,冒着热气的小火炉和阿婆身上的婆皮袄都彰显着冬天的冰寒。冬天的冷空气骤降,零下的温度冻得住水龙头,冻得住中下游却冻不住阿婆用腊梅酿制的蜜酒。

阿婆不是本地人,年轻时和丈夫旅游到这,可丈夫却在一次意外大火中丧生,她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只单身一人,用酒香守着这个小镇,守着痛苦的回忆。阿婆特别喜欢小孩子,每天她都会留下一坛松脂蜜给那些没有钱买果酒的孩子。每当有谁家的孩子生病不肯吃药,大人们就把阿婆的松脂蜜放在孩子面前,喝完药再来一口松脂蜜,是阿婆给勇敢孩子的奖励。镇上的人们也都很喜欢她 七分敬佩,三分同情,换来了她亘古不变的温柔。 每每提起阿婆时,我们的脑海中都是她甜甜的笑容和漫溢着的酒香。如今的阿婆已同日月星辰一起飞往另一个浪漫的国度,听云朵捎信来说,她过得很好,也还在继续酿酒。

湖水轻轻映着斜阳,闪闪的金光就像倾泻出的松脂蜜,温柔且美好。故乡的记忆就像阿婆的酒香,逐渐模糊又逐渐清晰。阿婆将她所有的寂寞与孤独都化成了落日前的温柔,藏在了各种口味的果酒中,藏在了我记忆的心头。一米宽的小木车载着满当当的温柔与爱,吱吱呀呀地碾过人们迷离的梦,带走了故乡的忧与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