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放在雨中

三年级 叙事 1396字
2022-07-16 17:32:11

做一朵花,在雨中盛放!

造访江南,做一朵荷花,在雨中盛放。烟雨渐入江南,山水如被丹青浸染,画鹢轻推,水波荡漾。夜幕降临,我随着行舟渐入花路溪口。不知为何,舟子忽然停下了手中的桨。向下一望,原是深深浅浅的荷花拦住了去路。淅淅沥沥的雨落在荷瓣之中,像是仙女经过花丛时衣衫上留下的水珠,缀在粉妆玉琢的荷上,颇有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感。春水碧于天,在画船里静听雨眠,醒时已是清晨,拨开帘子,叶上初阳已将宿雨晒干,水面清圆,风荷举。近些,若歌儿舞女的淡妆浓抹;远些,又似婷婷的舞女的裙浸染了一池的绿。十里荷花铺满江南路,诗人寄情于此,一叶轻舟,梦入芙蓉浦。就做江南恬淡的一朵荷花,在淅沥的烟雨中盛放。

探访黄山,做一朵松花,在雨中盛放。在山涧、在悬崖、在孤石、在极顶,皆有松之身影。人道松花难得一见,雨落入其间,瞧见那生于缝隙却枝繁叶茂的刚强,瞥见那生长于崖口却生机勃勃的英武,望见那被虫蚁雨雪侵蚀却虬劲的强悍!金黄的松花成片盛开,与松针融为一体,这是怎样顽强的生命力!它们不同于盆栽里被人们供养着的松,它们的根部为了生长将石头挣裂,它们的身躯盘旋但充满活力——那是为了争取养分而搏斗留下的痕迹!大雨滂沱,也只是它们生命中的过客,不足以搏去松花的生命。就做黄山坚韧的一朵松花,在倾盆的大雨中盛放。

拜候柳永,做一朵桂花,在雨中盛放。纵使仕途之路坑洼不平,一腔热血终是石沉大海,笑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却也戴上词国的皇冠,开辟长调慢词的新天地。那是骤雨初歇时,“执手相看泪眼”却“无语凝噎”的别离之苦;是春愁生天际,“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之愁;是雨收云断时,“未知何处是潇湘”的怀友之悲。何须浅碧深红色!或许骚人无情,未将岩桂收入《离骚》,可那又如何?仍是“画阑开处冠中秋”。就做一朵桂花,柳永淋过仕途坎坷的雨,在词的国度里盛放。

拜望东坡,做一朵菊花,在雨中盛放。天资不凡,仿若垂天之云,却毅然入世,从名动京师到乌台诗案,从“荣华轩冕”走向“竹杖芒鞋”,遍历世事后,依然笑对春风,一如苦闷彷徨后乐观开朗的菊。不是花中偏爱菊,只是因历经万水千山,仍能挽起裤脚,在黄州城边扛起锄头种下粮食;仍旧摘下荔枝,在穷乡僻壤笑吟“不辞长做岭南人”;依然捧起酒樽,在超然台上高歌“诗酒趁年华”。名为东坡的一枝菊开尽,恐怕再没能够与他媲美的花绽放。就做一朵菊花,东坡尝遍人生百态的雨,吟咏“人间有味是清欢”,在快乐的国度里盛放。

拜谒易安,做一朵梅花,在雨中盛放。一代才女,一身傲骨,舛驳的命途将曾经清丽明快的少女陡然转为黯然凄凉的老妇,但“婉约”从来不是她的唯一标签。她可以在池塘里轻划小舟,惊起一滩鸥鹭;在院子里蹴罢秋千,假嗅一段梅香;亦可以提起笔墨,批判“酒肉堆中不知老”;还可以借古讽今,痛斥丈夫“死亦为鬼雄”。乱世中起舞,一如那坚强的梅,旖旎姣洁的外表下,是坚韧绚烂的女儿花。虽输雪一段纯白,但香气流传至今。她道梅花不与群花比,于世人而言,她更是最艳丽的那一朵花!就做一朵梅花,易安走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偏见之雨,在乱世里盛放。

我想,雨是揉碎的诗,而诗是绽放的花、是巍峨的城、是盛放的生命!在雨中盛放,无论恬静如荷花、坚韧如松花或绚烂如桂、乐观如菊、傲然如梅,都有其独特魅力,谁也不是标准定义。在雨中盛放吧!不必害怕成长路漫漫,万物皆是缓慢坚定地生长的,只需欢喜承受大自然的每一处落笔。笔笔都是天意,生命没有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