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乡村的四月,不仅是男人们、妇女们,就连孩子们也在一起忙活,四处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正当午时,烈日严严,烘烤着大地。田里边,男人们却还在忙活着。持一株株秧苗,戴一顶顶斗笠,扛一把把锄头,穿行在湿润的田里面,只见他挥起了锄头,举过头顶,向下一锄,正正好挖出了一个刚好可以供秧苗入土的地方,再把秧苗整整齐齐的插进去,这只不过是四五秒的时间,他们动作熟练,不一会儿功夫,就插好了几亩田。
看着看着,我们小孩子的心也怪痒痒的,我们便自己拎来一把小锄头,捏起几株小苗,跑到田里种起来。这可谓是看着简单,做起来难啊!我们一锄头下去,坑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好不容易挖了个不大不小的坑,可手里的苗已经耷拉下了头,我们只好跑去奶奶那儿,帮忙剥起了春笋。
尖尖的笋披着一层层厚厚的衣服,这么热的天,它怎么受得住呀?我想到,我们剥了半天,才剥了两三层,可奶奶已经剥了两三个了。这春笋像是嘲笑我们似的,脸色都有点儿红润了,我们看着这笋,越看越不服气,便鼓足了劲儿剥起来。
晚饭时,我吃到了今天自己辛辛苦苦剥好,洗好的笋,我第一次尝到了自己劳动所获得东西的滋味,那可比买到的东西好千万倍。
夜幕降临,鸟儿和禅开始在竹林与树林中唱着安详,幽雅的二重唱。我仰望着天空那一闪一闪的繁星正诉说着一天劳动的成果,我又看了看田里,秧苗直挺身子,充满了生气活力。
到了秋天,丰收的季节,我望着这片金色的海洋卷起金黄的麦浪,我不禁悟出了一个道理————劳动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