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拖着一身疲惫,径自至江南小镇不经意邂逅了这久违的记忆。低头走过石巷,绕过桥,河水潺潺。两边依水而生的建筑,都透着一股不加修饰的厚重。那黛色的瓦砖,仿佛已等待我千年,不染纤尘。
转过身,小桥流水。玉带般的河水随着石板路一路蜿蜒。水上不时飘着几舟乌篷船。虽不华丽,但却干净。静静地望着水中它的倒影,空中飘起了雨丝点点,船夫人悠然的有一搭没一搭撑着篱,没有一点儿迎岸的意思,是斜风细雨不须归吗?走累了,茶楼便是个不可多得的去处,坐在竹制雕花的桌椅,一窗而望,烟雨朦胧,心情总悠然惬意。
“豆花,卖豆花嘞!”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花,暖至全身,流入心里。年少懵懂时,早上起来,一股清香便萦绕鼻间,循着味儿便来到爷爷劳作的厨房。雪白的豆花吹弹可破,散发着天然的豆香。爷爷盛出一碗豆花端给我,刚想抓一把小虾米的手转向了葱花。我不喜欢放虾米、紫菜等调料,因为怕它们盖去了豆花原本的味道。虽然豆花本味清淡,却有特殊的清甜。加上葱花点缀,是最好不过的了。而后,爷爷便会颤颤巍巍地牵着我,迎着清晨有些微凉的轻风踏上青石板街,卖出一碗碗调料满满的豆花。看着客人们吃得舒畅,爷爷也展露了笑颜,连脸上的皱纹也深深浅浅地漾着笑意。
长大一些,我会问:“爷爷,您给他们这么多小料,还怎么赚钱呀?”可爷爷从来只是微微一笑,摸摸我的头,一句“你还小,不懂”就糊弄过去了,我也不再多加追问。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天清晨,伴我醒来的不再是豆花的清香,厨房里什么都没有,家里吵吵闹闹,哭闹声不绝于耳。我好像明白了什么,但这一切都太突然了,一时间我竟不知道要做什么,只能漫无目的地走。
走着走着,那熟悉而潮湿的气息钻入鼻中。“便宜又好吃的豆花!”小贩又在叫卖了,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清晨的阳光洒在路上,那豆香味儿弥漫在整条小巷里,看他卖出一碗碗豆花,恍惚间,竟觉得那是我的爷爷。“我要一碗豆腐花。”
他麻利地舀了一小勺,将手伸向调料,抓起少得可怜的虾米与紫菜碎,一点点撒向那片雪白,点点埋没那豆香。品味着那咸香温醇的豆花,尝出了小伙早起的辛劳、青石路的微凉。虽然放了调料后味道与爷爷做的差异甚小,却少了爷爷的那份用心与祝福……
爷爷总能做出最好吃的豆花,他就像有超能力,会在里面撒下让人幸福的调料。但我再也吃不到了。有许多话我已无法向他传达,但他一直住在我心中。只希望风能听见我的声音,翻过高山,跨越大海,帮我对他说一句“谢谢您”。